触目成诗景,山幽水复清。
末由抛底句,聊以记行程。
井町菁芽熟,村帘酒价轻。
涤场应少暇,还听叱牛声。
触目成诗景,山幽水复清。
末由抛底句,聊以记行程。
井町菁芽熟,村帘酒价轻。
涤场应少暇,还听叱牛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首句“触目成诗景”,直接点明了诗人对周围景色的敏锐感知和诗意的捕捉能力。接着,“山幽水复清”两句话,通过“幽”与“清”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澈的自然环境氛围。
“末由抛底句,聊以记行程。”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所见之景的深刻印象,以及想要通过诗句来记录和表达这种感受的愿望。这里的“底句”可能指的是深藏心底的句子,诗人想要将其表达出来,但又觉得难以言喻,只能暂且用诗歌来记录自己的行踪和心情。
接下来,“井町菁芽熟,村帘酒价轻。”这两句转向了对乡村生活的描写。通过“井町”(井边小镇)和“村帘”(乡村酒肆),展现了乡村的日常生活场景。成熟的“菁芽”(嫩叶)和“酒价轻”则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乡村生活的闲适与和谐。
最后,“涤场应少暇,还听叱牛声。”“涤场”可能指的是清理过后的田地,这里暗示农事繁忙之后的平静。而“叱牛声”则是对乡村劳作景象的生动描绘,牛的叫声在田野间回荡,象征着劳动的节奏和乡村生活的活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和对平凡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片石陶真性,非为曲糵昏。
争如累月醉,不笑独醒人。
积叠莓苔色,交加薜荔根。
至今重九日,犹待白衣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