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不堪风雨作,公馀铃阁白徘徊。
更无好典登高去,却有同年访旧来。
诗写风流笺绚锦,酒浇磈儡鼓喧雷。
湘帘暝色催红烛,绝胜龙山落帽回。
九日不堪风雨作,公馀铃阁白徘徊。
更无好典登高去,却有同年访旧来。
诗写风流笺绚锦,酒浇磈儡鼓喧雷。
湘帘暝色催红烛,绝胜龙山落帽回。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张弼在重阳节遭遇风雨时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友情和文雅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首联“九日不堪风雨作,公馀铃阁白徘徊”,开篇即点出主题,重阳佳节遭遇风雨,诗人独自在官署的铃阁中徘徊,心情难免有些落寞。这里的“铃阁”指官署中的铃声响起的地方,常用于官员办公或休息的场所,营造出一种官场的氛围。
颔联“更无好典登高去,却有同年访旧来”,转折之处,诗人表达了对登高赏菊的遗憾,但同时也欣慰于有同僚来访,体现了人情的温暖。这里“同年”指的是科举考试中同一年考中的人,他们之间往往有着深厚的友谊。
颈联“诗写风流笺绚锦,酒浇磈儡鼓喧雷”,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聚会场景。通过“诗写风流”和“酒浇磈儡鼓喧雷”的对比,既展现了文雅的诗歌创作,又突出了热烈的饮酒欢聚,生动地刻画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尾联“湘帘暝色催红烛,绝胜龙山落帽回”,以湘帘垂下、暮色渐浓、红烛点亮的景象结束全诗,营造了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氛围。与“龙山落帽”这一典故相对照,此处表达了诗人宁愿享受与友人的相聚时光,也不愿追忆历史上的豪情壮举,强调了友情与当下快乐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风雨时的内心情感,以及在官场之余与友人相聚的欢乐与满足,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友情、生活情趣的珍视和追求。
可怜阿松,万恨千忧,无父儿郎。
记而翁当日,一身殉国,血横海峤,魂恋宗邦。
今忽七年,又何世界,满眼依然鬼魅场。
泉台下,想朝朝夜夜,红泪淋浪。
松兮躯已昂藏,学问算爬过一道墙。
念目前怎样,脚跟立定,将来怎样,热血输将。
从古最难,做名父子,松汝嵌心谨勿忘。
汝行矣,望海云生处,老泪千行。
淡日晖晖,西风瑟瑟,京城再度重阳。
欲携樽酒,何处赏秋光。
尚喜名园在迩,同佳侣、游兴偏长。
疏篱畔,千丛万朵,新菊送幽香。商量。
经眼偏,绝怜浅白,斜间深黄。
掬霜痕盈手,安向筠筐。
归去小楼客夜,青灯底、听彻寒螀。
微醺里,持螯风味,乡思总难忘。
月黑江寒,甚缘故、蛟精狂舞。
凭仗着、毒烟妖焰,蓦成焦土。
薜荔鬼燐狐免窜,荆榛满道骷髅语。
一声声、惊起水龙吟,淋铃雨。恨不化,韦驮杵。
恨不作,雷公斧。取败残馀烬,再完楼橹。
可奈问天天不管,射潮无力空飞弩。
钝书生、还恋故宫秋,伤离黍。
画里湖山好,又几回题句,年华催换。
少日襟情,老来游迹,旧图都见。
莫道风波恶,泛一叶、钓舟归便。
愁洛阳,暗满胡沙,迟了莼鲈张翰。非晚。新恩重眷。
有琴鹤归装,萝荔芳院。
待欲抽簪,怕羲之笑我、庾公尘涴。陶令容萧散。
记运甓、才专方面。只兰亭不似新亭,许多春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