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孤塔覆寒藤,香刹拈花礼圣僧。
梵网自悬初地品,宗门独照昔时灯。
诸尘不动山云敛,五蕴皆空海日升。
应向此中寻法喜,莫教度岭问南能。
石林孤塔覆寒藤,香刹拈花礼圣僧。
梵网自悬初地品,宗门独照昔时灯。
诸尘不动山云敛,五蕴皆空海日升。
应向此中寻法喜,莫教度岭问南能。
这首诗描绘了武原古迹中的准公塔之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塔身被寒藤覆盖的静谧景象,以及香刹与圣僧的庄严仪式。通过“梵网自悬初地品”和“宗门独照昔时灯”的描述,诗人巧妙地将佛教的教义融入自然景观之中,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诸尘不动山云敛,五蕴皆空海日升”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的意境。山云收敛,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清明;海日升起,则寓意着智慧的觉醒与光明的到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变化,更寄托了诗人对内心世界与宇宙真理的探索与追求。
最后,“应向此中寻法喜,莫教度岭问南能”表达了诗人希望读者或自己能够从眼前的景象中领悟到佛法的喜悦,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探索上。这里的“南能”可能是指禅宗的南能北秀,诗人借此鼓励人们深入体悟佛法的真谛,而非仅仅依赖于外在的指导或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准公塔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宗教与内在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