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爱修翎占浅莎,鲈鱼荇带满晴波。
谁知豢养樊笼处,不似江头野兴多。
共爱修翎占浅莎,鲈鱼荇带满晴波。
谁知豢养樊笼处,不似江头野兴多。
这首诗描绘了秋江上鸥鹭与鲈鱼的和谐共生之景,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首句“共爱修翎占浅莎”,以鸥鹭的高洁形象开篇,它们在浅草中悠然自得,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次句“鲈鱼荇带满晴波”,则将目光转向水中,描绘出鲈鱼在碧绿的水草间游弋,晴光映照下波光粼粼的生动画面,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
后两句“谁知豢养樊笼处,不似江头野兴多”,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束缚的反感。他指出,在人为的“豢养樊笼”之中,失去了自然界的那份野趣和自由,相比之下,江头的鸥鹭与鲈鱼所拥有的自然生活状态更加令人向往。这不仅是对鸥鹭与鲈鱼自由自在生活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自然生活的一种渴望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环境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束缚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巨根盘亘几百尺,高干植立参天长。
萧萧气清霜月白,云根桂子飘秋香。
松陵高士风骨奇,洒然临流傲沧浪。
油云委地墨欲滴,霾风拂雨炎天凉。
酂留执策信秉钺,军中舞剑语激昂。
幽林俯见皆朴樕,反视茂质独苍苍。
乐圃先生最珍玩,如神伟象岂等常。
梦松盖有三公兆,苍桧鼎峙宁非祥。
上国兹晨每豫游,仙仗缭绕来瀛洲。
天王高御宝津楼,侍臣壁立环诸侯。
箫韶引风摇树羽,晴波飞影动宸旒。
阑干仙人深雾縠,楼前彩缆系龙舟。
锦标霞举夺日精,万楫竞渡驰蛟虬。
天颜一解四海春,乐岁已忘凶年忧。
况今持盈戒攲器,不使逸豫常从流。
锦帆高张亦佳耳,清汴东注贯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