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还书室》
《还书室》全文
宋 / 李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净室归来自冷冰,矜持笔砚更非能。

假令一笑人间事,大似当年碧眼僧。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áishūshì
sòng / xīn

jìngshìguīláilěngbīngjīnchíyàngèngfēinéng

jiǎlìngxiàorénjiānshìdāngniányǎnsēng

注释
净室:清净的房间。
自:自己。
冷冰:内心冷淡。
矜持:拘谨,不随意。
笔砚:笔墨纸砚(文房四宝)。
更非能:并不是出于本意的能力。
假令:假设,即使。
一笑:短暂的笑容,一笑置之。
人间事:世间的琐事。
大似:非常像,极其相似。
当年:过去的时候。
碧眼僧:形容僧人眼睛碧绿,有出尘之感。
翻译
独自回到清净的房间,内心冷冽,对笔墨纸砚的掌控并非出于本意。
即使短暂忘却世间烦恼,也如同当年那位双眸碧绿的僧人般超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新的作品,名为《还书室》。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在回归自己清净的书房后,却发现自己对写作已经失去了热情和能力。"矜持笔砚更非能"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创作困境感到无奈。这一句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自我挑战。

接下来的两句话 "假令一笑人间事,大似当年碧眼僧" 则是诗人在感慨世事无常,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豁达人生的态度。这里的“碧眼僧”指的是佛教中的罗汉,因为他们在画像中往往被描绘为碧眼。这一比喻传递出诗人对于尘世间事务的一种看破红尘的淡然。

整首诗通过对书房环境与个人心境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独特风景。同时,这也反映出了古代文人在面对创作瓶颈时,对精神寄托和超脱世俗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李新
朝代:宋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猜你喜欢

入山歌·其五

我闻痛心兼疾首,终夜徬徨绕床走。

同为赤子保无方,断肠愧赧惟引咎。

传闻此番知大义,曾助王师歼丑类。

有功不赏祸太奇,发指凶残频坠泪。

天地好生伤太和,况复皇恩浩荡多。

化外何曾有征伐,生成遍德伏巢窝。

何物莠民敢戕害,罄竹难书其罪大。

从来拓土与开疆,岂可编氓私越界。

拟议爰书申大义,当事震怒从严治。

分檄奔驰文武官,机宜良策飞宣示。

宣示恩威孰敢违,先驱狼虎解长围。

摧城撤屋散其党,还尔土田亦庶几。

仍彰国典警奸宄,罚不及众罪有归。

(0)

呈秦炳臣军门·其二

矍铄翁真海内推,几年偃伯奏灵台。

一家儿女恩犹割,万里欃枪力可回。

金紫半逢青眼里,功名都向赤心来。

燕然山上风云壮,濡笔铭勋待隽才。

(0)

上抚军徐树人夫子·其二

旌旗初指女牛垣,万里欃枪不见痕。

赤嵌城高光日月,紫琅山远荡乾坤。

参苓药笼储珍味,桃李公家说感恩。

喜是八荒开寿域,流民无复绘监门。

(0)

赠富崇轩乐贺司马诗并序·其一

将家贵冑正英年,报国驰驱著祖鞭。

捧檄事同毛义喜,留宾驿见郑庄贤。

诗无俗骨堪呈佛,吏有冰心已近仙。

最忆涌金门外路,晓风残月唱屯田。

(0)

台阳八景

荡缨标子竖横沙,的砾红灯灿落霞。

久息欃枪歌乐利,浪花深处有渔家。

(0)

题前阿仙堂

海岛由来是驾鳌,幽阿隐隐结蟠桃。

风过竹树鸾笙远,云挂茅檐鹤驭高。

星聚一堂扶世运,文司百代萃仙曹。

丹成九转千年事,此日閒游兴自豪。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