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与人同去,雁归人未归。
剧怜沧海阔,独傍故山飞。
云水愁相失,风尘计已非。
天涯足矰缴,休恋稻粱肥。
雁与人同去,雁归人未归。
剧怜沧海阔,独傍故山飞。
云水愁相失,风尘计已非。
天涯足矰缴,休恋稻粱肥。
这首诗名为《见雁》,是清代诗人丘逢甲所作。诗中通过描绘大雁的形象,寄寓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首句“雁与人同去,雁归人未归”,以雁的迁徙象征离别与思念,大雁成群结队地离去,而诗人却未能如雁般回归,流露出对远方亲人的牵挂和自身的孤独感。
接下来,“剧怜沧海阔”表达了诗人对广阔海域的感慨,可能暗指人生的际遇或内心的苍茫无依。“独傍故山飞”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大雁选择独自飞翔在故乡的山岭之间,暗示诗人渴望归乡但现实的羁绊使他无法如愿。
“云水愁相失,风尘计已非”两句,通过云水和风尘的意象,描绘出世事变迁、人生浮沉的境况,表达出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和对过去的追忆。
最后,“天涯足矰缴,休恋稻粱肥”告诫自己即使身处天涯,也要警惕外界的诱惑和危险,不要沉溺于物质的丰盈,寓意着诗人坚守自我,不为世俗所累的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借雁的形象抒发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展现了丘逢甲清末文人特有的忧国忧民情怀。
众书之中虞书巧,体法自然归大道。
不同怀素只攻颠,岂类张芝惟创草。
形势素,筋骨老,父子君臣相揖抱。
孤青似竹更飕飔,阔白如波长浩渺。
能方正,不隳倒,功夫未至难寻奥。
须知孔子庙堂碑,便是青箱中至宝。
鬈发胡儿眼睛绿,高楼夜静吹横竹。
一声似向天上来,月下美人望乡哭。
直排七点星藏指,暗合清风调宫徵。
蜀道秋深云满林,湘江半夜龙惊起。
玉堂美人边塞情,碧窗皓月愁中听。
寒砧能捣百尺练,粉泪凝珠滴红线。
胡儿莫作陇头吟,隔窗暗结愁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