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和元伯南楼避暑遇雨之作》
《次韵和元伯南楼避暑遇雨之作》全文
宋 / 黄庶   形式: 古风

城头归乌喘拓翼,夕阳栏干手可炙。

长虹如篆报雨来,云脚插下千里赤。

南山端正太古屏,飞廉扫云为拨墨。

安得老笔描写住,白头许生死堪忆。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yuánbǎinánlóushǔzhīzuò
sòng / huángshù

chéngtóuguīchuǎnyánglángānshǒuzhì

chánghóngzhuànbàoláiyúnjiǎochāxiàqiānchì

nánshānduānzhèngtàipíngfēiliánsǎoyúnwèi

ānlǎomiáoxiězhùbáitóushēngkān

注释
归乌:归巢的乌鸦。
栏干:栏杆,此处指城墙上的防护设施。
篆:古代的一种书法风格,弯曲而有规律。
云脚:云的底部,这里形容云层低垂。
南山:南方的山,可能指特定的山脉。
飞廉:古代神话中的风神。
老笔:比喻久经岁月的老练之笔。
白头:指老年人,象征岁月流逝。
翻译
城头归鸟展翅歇息,夕阳余晖温暖栏杆可取暖。
长虹如书法般横跨天际,预告大雨将至,云层染成赤红。
南山峻峭如古老的屏风,大风吹过,仿佛在天空挥毫泼墨。
如何能用那支老笔,将这美景定格,让白发人铭记一生。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幅夏日雨后傍晚的景象。"城头归乌喘拓翼"写乌鸦归巢时疲惫地展翅,暗示着一天的结束。"夕阳栏干手可炙"则描绘了夕阳余晖映照下的栏杆,仿佛可以触摸到那温暖的光线。"长虹如篆报雨来"运用比喻,将彩虹比作篆书,形象地传达出雨后的清新气息。

"云脚插下千里赤"进一步描绘了雨后天边的云彩,像是被染红了,增添了诗意的色彩。"南山端正太古屏"将南山比作古老的屏风,展现了山的庄重与历史感。"飞廉扫云为拨墨"中的飞廉,可能是风神,它吹散云彩,如同挥毫泼墨,富有动态美。

最后两句"安得老笔描写住,白头许生死堪忆"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留恋,希望能用老练的笔触将这画面定格,即使岁月流转,也能在回忆中重现这份美好。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深的情感投入。

作者介绍

黄庶
朝代:宋   字:亚父   籍贯:宋洪州分宁

宋洪州分宁人,字亚父。黄湜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历佐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后摄知康州。工诗。有《伐檀集》。 
猜你喜欢

题周鲲山水册页·其二

我爱大痴笔,烟云无匠痕。

画师求罔象,之子得其门。

买夏身堪托,名山价可论。

只疑丛薄处,啼老数声猿。

(0)

望西山·其二

翠微幽径入云斜,矮屋疏篱三两家。

到晚千峰衔落日,红莲朵朵罨窗纱。

(0)

朱明迟度丹霄上,万籁无声静棼响。

暑气生侵玳瑁床,凉飔不到文罗幌。

砌裂苔纹破篆痕,户饶梅润湿柱磉。

生憎蝉嘒聒耳烦,况复鸠鸣悬念想。

岂无沉李与浮瓜,林园坐?层轩敞。

念彼公田待泽久,耕犁未举将生莽。

笠底老农畏赫曦,冰壶那忍独延爽。

吁嗟又复夏云半,宵瞻云汉徒首仰。

侧闻上苍心好生,解泽讵久迟长养。

扶桑涌现火轮红,夜以继日劳怅怏。

锦样三春忽忽过,炎炎永昼薰风荡。

何能习静学禅师,丈室安心息纷攘。

(0)

秋日奉皇太后驾幸南苑即事八首·其四

羽卫森翘出帝城,顺时清跸此巡行。

金吾底事频传警,便欲周知闾巷情。

(0)

秋英粲然可观感而有作

簇簇繁英各斗奇,短长秋色绕阶墀。

嵇含草木浑难备,崇嗣丹青宛在斯。

露浥忘忧方滟滟,日烘解笑正熙熙。

履霜转眼坚冰至,嗟尔芳华亦几时。

(0)

杨白花

映日因风斜处处,穿帘栖箔乱纷纷。

忽触美人迟暮感,星星点上石榴裙。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