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幽径入云斜,矮屋疏篱三两家。
到晚千峰衔落日,红莲朵朵罨窗纱。
翠微幽径入云斜,矮屋疏篱三两家。
到晚千峰衔落日,红莲朵朵罨窗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首句“翠微幽径入云斜”,以“翠微”形容山色之青葱,“幽径”则点出小路的深邃与静谧,而“入云斜”则展现了路径蜿蜒曲折,仿佛直入云端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接着,“矮屋疏篱三两家”,通过简朴的农舍和稀疏的篱笆,勾勒出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与前一句的壮丽山景形成对比,展现出自然与人类生活和谐共存的画面。
“到晚千峰衔落日”,将时间推进至傍晚时分,千峰之间,夕阳缓缓沉下,与山峦相接,这一景象既壮观又富有诗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赞叹。
最后,“红莲朵朵罨窗纱”,以“红莲”作为点缀,不仅增添了色彩,也赋予了画面生机与活力。花朵“罨”在窗纱之上,既表现了花朵的娇艳欲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生活的恬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五日京兆行,事复安能视。
果然按絮掾,旋为亡命子。
亡命亦何愚,荣辱不须臾。
古来直如弦,往往有他虞。
不见曲如钓,富贵多欢娱。
有客夙好游,归自东南州。
问君何所见,所见多诸侯。
诸侯何所为,所为多自谋。
须存五日心,不尔人为雠。
客言勿复多,且住听我歌。
世途险羊肠,陆海多风波。
富贵犹如此,贫贱可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