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邑志三首·其二》
《邑志三首·其二》全文
清 / 周馨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虎须频捋继同人,谔谔怀忠耻具臣。

朝杀谏官非细事,却叫解纲颂皇仁。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对忠诚与正直的推崇以及对谏言被忽视的无奈与讽刺。首句“虎须频捋继同人”以老虎的威猛形象隐喻权力者的权威,同时“捋”字暗示了权力者对身边人的控制与影响,而“继同人”则强调了跟随与附和的行为,暗含了对这种行为的批评。

第二句“谔谔怀忠耻具臣”中,“谔谔”形容直言不讳,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与正直的赞赏,而“怀忠”则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忠诚品质,将忠诚之人视为可贵。然而,“耻具臣”则揭示了一种讽刺意味,即在某些情况下,忠诚的人反而被视为不值得尊敬或羞耻的角色,这反映了社会中忠诚与正直可能遭受的贬低与忽视。

第三句“朝杀谏官非细事”直接点明了对朝廷中谏言被忽视乃至压制的不满与批判。谏官作为朝廷内部监督与提供建议的角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朝杀”一词的使用,强烈地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谴责,暗示了政治环境中的高压与不公。

最后一句“却叫解纲颂皇仁”则以一种讽刺的口吻,描述了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人们被迫歌颂皇恩,但实际上却是在掩盖或否认了对统治者政策的批评与质疑。这里的“解纲”可能指的是解开束缚、表达真实想法,而“颂皇仁”则与之形成鲜明对比,表明了在权力面前,个人的真实声音往往被压抑,只能通过表面的歌颂来维持和谐的假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忠诚、正直与谏言被忽视的描绘,以及对表面和谐与背后矛盾的对比,深刻揭示了清代社会中政治环境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表达了对公正与自由的渴望。

作者介绍

周馨桂
朝代:清   字:小山   籍贯:顾山

字小山,诸生。顾山人。生于道光六年。深于经学,诗学三唐,擅书艺,工诗词。著有养斋诗文集五卷。邑志传儒林。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