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寥荒馆下,投老欲何为。
草色凝陈榻,书声出董帷。
闲云长作伴,归鹤独相随。
才薄知无用,安贫不自危。
寂寥荒馆下,投老欲何为。
草色凝陈榻,书声出董帷。
闲云长作伴,归鹤独相随。
才薄知无用,安贫不自危。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寂寥荒馆下,投老欲何为"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淡然和对个人未来命运的坦然接受。"草色凝陈榻,书声出董帷"则是对隐居生活的一种描写,草色渲染在古旧的床榻上,书声从精致的窗棂中传出,营造了一种静谧而雅致的氛围。
"闲云长作伴,归鹤独相随"中的"闲云"和"归鹤"都是隐逸之人常用的意象,它们不受世俗牵绊,自由自在,成为诗人精神上的伴侣。"才薄知无用,安贫不自危"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才能有限的认知,以及面对贫穷生活时的心态自如,不感到任何危机或不安。
整首诗通过这些意象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物欲、顺应自然的生活哲学。诗人在这平凡而又宁静的隐居生活中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所。
万物有常性,性无不贵生。
风翔与骏奔,一一远害情。
鴥彼沙上鸥,皎皎霜雪明。
月宿沧洲静,日浴沧浪清。
何以狎溪人,溪人淡无营。
循循自饮啄,往往相逢迎。
徘徊两无猜,何慕亦何惊。
客有怀依依,云水言将归。
逐尔群鸥乐,群鸥尔勿飞。
此心未忘者,天机非杀机。
柏人去弗宿,万安退而止。
见几惩贯高,噬脐嬖妃子。
畏避虽同途,兴亡乃异轨。
江边招提小,楼阁半倾圮。
回薄二里馀,六龙驻于此。
愁横云盖山,闷系罗带水。
历历斜谷路,去天尺有咫。
昨夜雨中铃,哀音犹在耳。
画像赭衣袂,挟一弓两矢。
侑以圣云孙,祖武略相似。
剑外尘再蒙,黄明著年纪。
今我吊陈迹,行迈亦靡靡。
吹动波间皱,正值秋风起。
安得如渔翁,垂钓江之涘。
秋夜不可奈,孤灯耿残书。
书中何所陈,兴亡鉴贤愚。
心兵忽森起,掩卷长嗟吁。
童子问我言,自古夫何如。
小人计目前,君子思远图。
双髀骨已满,揽镜犹故吾。
局蹐蚁封里,负此六尺躯。
投桃勿复道,候虫吊风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