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太学生冠带还蜀·其一》
《送太学生冠带还蜀·其一》全文
明 / 庄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圣世谁将老钓台,傍人行止莫相猜。

太平欲尽诗歌妙,须到山中静处来。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庄昶所作,名为《送太学生冠带还蜀(其一)》。诗中蕴含着对圣世的感慨与对太平盛世诗歌之美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静谧之美的追求。

首句“圣世谁将老钓台”,以“老钓台”为喻,暗指圣世的流逝与时光的无情,同时流露出一种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这里的“圣世”不仅指历史上的盛世,也隐含了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次句“傍人行止莫相猜”,则转而表达了一种对周围环境的善意与宽容,劝告旁观者不要对归乡之人产生不必要的猜疑或误解,体现了诗人对人性美好的期待和对和谐人际关系的向往。

第三句“太平欲尽诗歌妙”,在描述了一个即将消逝的太平盛世时,强调了诗歌在其中的美妙与重要性。这不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赞美,也是对诗歌艺术在社会变迁中的独特价值的肯定。

最后一句“须到山中静处来”,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对于回归自然、寻找心灵宁静的渴望。山中静处,象征着远离尘嚣、心灵得以净化的理想之地,表达了诗人对精神自由和平静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社会、自然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庄昶

庄昶
朝代:明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猜你喜欢

满江红·外省抡才

外省抡才,诏书下、芝泥犹湿。
应料得、出奇锦绣,争辉金碧。
三级浪高鱼已化,九霄路远鹏方息。
有宗工、此地独持衡,将专席。
岁月晚,霜风急。
嗟老子,为行客。
念昔陪班缀,今亲辞色。
握手方成同社款,消魂又作歧亭别。
也不须、因赋大刀头,归心折。

(0)

满江红·才近重阳

才近重阳,喜风露、酝成爽气。
应料有、悲秋情绪,淡妆慵试。
黄菊篱边开遍否,紫鸿塞外归来未。
但倚阑、高处望长空,无穷意。
名利鼎,从渠沸。
穷达路,非人致。
又何须咄咄,向空书字。
西风正好狂吹帽,庾尘那解关吾事。
纵嬉游、也不学山翁,如泥醉。

(0)

念奴娇·扪参历井

扪参历井,恰匆匆三见,西州七夕。
怪得骄阳回避晚,犹去新秋两日。
天上良宵,人间佳节,初不分今昔。
夜来急雨,洗成风露清绝。
因为万里飘零,君平何在,谁识乘槎客。
插竹剖瓜休妄想,巧处那容人乞。
院宇初凉,楼台不夜,漫说经年隔。
引杯长啸,醉看天地空阔。

(0)

满江红·道骨仙风

道骨仙风,合笞凤、鞭鸾归去。
底事为、三峨九顶,等闲留住。
揽辔聊施经济手,凝旒屡出褒嘉语。
算只今、人物更谁归,心如许。
嗟我拙,才不武。
惭我陋,文非古。
纵策迟鞭钝,也难追步。
虽喜故人逢异县,却嫌游子贪行路。
但著公、西掖北门中,相期处。

(0)

念奴娇·绣天锦地

绣天锦地,浣花溪风物,尤为奇绝。
无限兰舟相荡漾,缯彩重重装结。
冀国遗踪,杜陵陈迹,疑信俱休说。
笙歌丛里,旌旗光映林樾。
自笑与蜀缘多,沧浪亭下,饱看烟波阔。
屡疏求归才请得,知我家山心切。
已是行人,犹陪佳客,莫放回船发。
来年今日,相思惟共明月。

(0)

念奴娇·锦城城北

锦城城北,有平湖、仿佛西湖西畔。
载酒郊坰修禊事,雅称兰舟同泛。
麦垅黄轻,桤林绿重,莫厌春光晚。
棹歌声发,飞来鸥鹭惊散。
好是水涨弥漫,山围周币,不尽青青岸。
除却钱塘门外见,只说此间奇观。
句引游人,追陪佳客,三载成留恋。
古今陈迹,从教分付弦管。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