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常李博士史馆孙秘丞相继奉使浙右博士至郡以孙侯诗三章示予且以致意因次韵和酬·其二》
《太常李博士史馆孙秘丞相继奉使浙右博士至郡以孙侯诗三章示予且以致意因次韵和酬·其二》全文
宋 / 杨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分忧从汉殿,捧诏出萧墙。

路入三吴远,舟浮一水长。

诗题石门侧,梦彻斗城傍。

清晓见云物,依依认帝乡。

(0)
翻译
忧虑从皇宫中散去,我捧着圣旨走出宫墙。
踏上通往三吴的遥远路程,乘船漂泊在漫长的水域。
我在石门旁边题写诗句,梦境中清晰地看见斗城就在身旁。
清晨时分,我看到云雾缭绕的景色,依稀辨认出那是帝都的方向。
注释
分忧:指代皇帝或朝廷的忧虑。
汉殿:汉朝的宫殿,这里泛指朝廷。
萧墙:古代宫门外的照壁,借指宫门。
三吴:古地区名,包括吴郡、吴兴、会稽等地。
一水:泛指一条大河或水域。
长:形容距离遥远。
石门:可能是指某个有石刻或诗文的地方。
斗城:星宿名,古人认为与皇家气象有关,此处指京城。
清晓:清晨。
云物:云雾和景物。
依依:形容景象模糊而亲切。
帝乡:皇帝居住的地方,即京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使臣出发执行任务的情景,体现了古人离别的愁苦和对故乡的深情。"分忧从汉殿,捧诏出萧墙"表明使者在皇宫中接受命令,带着使命离开城墙,开始了长途跋涉。"路入三吴远,舟浮一水长"则描绘了他经过遥远的三吴地区(今江苏、上海一带),乘船行驶于长河之上。

诗人在旅途中不忘留下自己的心声,如"诗题石门侧,梦彻斗城傍"所示,他在石门旁题写诗句,连梦境也渗透着对远方故土的思念。"清晓见云物,依依认帝乡"则表达了早晨望见云景,心中却依然认定那遥远的地方为自己的家乡。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通过使者出行的情节,抒写了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和离别的哀愁。杨亿在这首诗中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文学功底。

作者介绍
杨亿

杨亿
朝代:宋   字:大年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生辰:974—1020

杨亿(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性耿介,尚气节。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号为文。博览强记,尤长于典章制度。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
猜你喜欢

孔融

琴遇知音始可调,卓非善听亦徒劳。

早知应聘终罹祸,罪死何如节死高。

(0)

齐天乐.寿贾秋壑

金飙吹净人间暑。连朝弄凉新雨。

万宝功成,无人解得,秋入天机深处。闲中自数。

几心酌乾坤,手斟霜露。

护了山河,共看元影在银兔。

而今神仙正好,向青空觅个,冲澹襟宇。

帝念群生,如何便肯,从我乘风归去。夷游洞府。

把月杼云机,教他儿女。水逸山明,此情天付与。

(0)

奉和御制国学太宗皇帝御书阁告成

神宗浚哲通三变,善继文思洽万方。

高倚丛楹藏凤缊,密砻温石镂云章。

素风畅茂增鸿庆,景耀腾凌发美祥。

回据日畿分宝势,远承云路抗飞梁。

推恩宥币班中帑,式宴朝缨集上庠。

更仰紫宸敷睿唱,夏弦春诵永游扬。

(0)

齐天乐.馀闲书院拟赋蝉

蜡痕初染仙茎露,新声又移凉影。

佩玉流空,绡衣剪雾,几度槐昏柳暝。幽窗睡醒。

奈欲断还连,不堪重听。

怨结齐姬,故宫烟树翠阴冷。

当时旧情在否,晚妆清镜里,犹记娇鬓。

乱咽频惊,馀悲渐杳,摇曳风枝未定。秋期话尽。

又抱叶凄凄,暮寒山静。付与孤蛩,苦吟清夜永。

(0)

水龙吟.浮翠山房拟赋白莲

淡妆人更婵娟,晚奁净洗铅华腻。泠泠月色,萧萧风度,娇红敛避。太液池空,霓裳舞倦,不堪重记。叹冰魂犹在,翠舆难驻,玉簪为谁轻坠。

别有凌空一叶,泛清寒、素波千里。珠房泪湿,明珰恨远,旧游梦里。羽扇生秋,琼楼不夜,尚遗仙意。奈香云易散,绡衣半脱,露凉如水。

(0)

同刘监丞步观长干寺后诸园

游人塞道不容车,千古金陵少妇居。

朱雀大桁春雨后,乌衣深巷晓风初。

红红白白花无数,下下高高意有馀。

此景只应闲客管,瘿黎轻盖日徐徐。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