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行过北寺前,枇杷花落雨晴天。
长斋绣佛从今始,僧腊明朝又一年。
岁晚行过北寺前,枇杷花落雨晴天。
长斋绣佛从今始,僧腊明朝又一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岁末时节拜访北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宗教的和谐之美。首句“岁晚行过北寺前”,点明了时间与地点,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接着,“枇杷花落雨晴天”一句,以枇杷花的凋零与雨后的晴朗天气为背景,不仅渲染了季节更迭的自然景象,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
“长斋绣佛从今始”是全诗的转折点,诗人决定从这一刻起开始素食修行,表达了对佛教精神的追求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这一行为不仅是对个人信仰的实践,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转变,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层面的重视和对物质欲望的节制。
最后一句“僧腊明朝又一年”,既是对僧侣修行岁月的感慨,也是对未来时光的期待。这里的“僧腊”指的是僧人修行的时间,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修行与时间的流逝联系起来,寓意着在不断前行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成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宗教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禅意和人文关怀的作品。
曾下元方拜,余先识阿群。
辖投怀畅饮,扫榻忆论文。
谊以忘年写,情缘世好殷。
佯狂偏爱我,老病却忧君。
一别经芳岁,相思隔暮云。
素书犹问候,凶讯忽惊闻。
太息仪型远,谁知著作勤。
词章吾友绍,德行里人尊。
印岫舒霞绮,房溪漾縠纹。
回瞻游宴处,长怆死生分。
礼欠灵软送,神驰宿草坟。
写哀诗满幅,寄侑纸钱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