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然涧下松,不愿世雕刻。
斧斤百夫手,牵挽千牛力。
断成华屋柱,加以缀衣饰。
人心喜相贺,松心终自惜。
苍然涧下松,不愿世雕刻。
斧斤百夫手,牵挽千牛力。
断成华屋柱,加以缀衣饰。
人心喜相贺,松心终自惜。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和迟田舍杂诗九首(其八)》。诗人以苍翠的涧下松为题材,寓言式的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性的思考。松树本无意于追求世俗的雕琢和装饰,却不幸遭受斧斤切割,成为华丽房屋的支柱,甚至被点缀衣物。人们为此欢庆,而松树内心却始终保持着自我珍惜和无奈。诗人通过对比,揭示了人与物的不同心态,表达了对朴素自然美的崇尚和对过度雕琢的批判。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