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虹二三子,一别渺难知。
李戴偏南北,音尘且岁时。
山中谁和曲,江上几相思。
独有何生在,天寒未可期。
文虹二三子,一别渺难知。
李戴偏南北,音尘且岁时。
山中谁和曲,江上几相思。
独有何生在,天寒未可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伍瑞隆所作的《春兴(其九)》。诗中以“文虹二三子”开篇,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彼此音讯难通的情景。接着,“李戴偏南北”,进一步强调了友人间的地理距离,以及由此带来的沟通不便。“音尘且岁时”,则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使得联系更加困难。
“山中谁和曲,江上几相思”,这两句将空间转换至自然之中,通过山与江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山中的和弦与江上的相思,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友情的深情寄托。
最后,“独有何生在,天寒未可期”,诗人在此表达了孤独感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在寒冷的季节里,诗人似乎在思考生命的意义与未来的可能性,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观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时间和空间的感慨,以及面对孤独与未知时的深刻思考。
昨霄梦看六龙渊,鹤御惊回坠晓鞭。
万顷落花春晚后,一床清水月明天。
门无黄雀张罗地,室有玄熊应梦年。
入竹好鸣寒玉佩,寄梅兼附白云笺。
杨妃绣段披方稳,李逸乌纱裹更鲜。
避色莫投妆妇指,弄香须扑舞蛾肩。
群乌噪过巢无树,一兔奔归猎有旃。
溪叟正如翘苇鹭,山翁弥似出尘仙。
僧檐鸟伺斋馀饭,客灶猫栖爨后烟。
且报漫翁来掘壁,墙閒便是我家田。
河沙亦可数,海水亦有畔。
师恩及吾母,其多卒无算。
远者穷无边,深者入黄泉。
黄泉儿莫到,慈母忽有告。
冥冥长夜中,如行白日道。
儿一别母容,可想不可逢。
凭师无量恩,恍惚如相通。
师恩若何为,真诚与高义。
幽明虽有殊,母子各有慰。
欲报将奈何,肉镌骨可磨。
泣尽感恩泪,慷慨成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