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月九·其三》
《九月九·其三》全文
宋 / 徐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有人才思耸如山,已燕淮亭未肯閒。

亲载绿醽温病骨,更歌白雪慰苍颜。

老凭书几犹操笔,暮等吟筒正启关。

两手尘泥俱涤尽,金茎玉露我须攀。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徐积所作,题为《九月九(其三)》。诗中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即便在繁忙之中也不忘创作与吟诵,以诗歌抚慰心灵,对抗病痛。诗人的形象生动鲜活,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首句“有人才思耸如山”,开篇即以“山”喻才思之高远,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的非凡才华。接着,“已燕淮亭未肯閒”一句,通过描述诗人即使在燕淮亭这样的场所也未曾停下创作的脚步,进一步凸显了其勤奋不息的精神状态。

“亲载绿醽温病骨,更歌白雪慰苍颜”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一方面诗人亲自调制美酒,以温润之物疗愈病体;另一方面,则通过歌唱高雅的音乐,来慰藉苍老的面容。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也展示了其艺术修养的深厚。

“老凭书几犹操笔,暮等吟筒正启关”则描绘了诗人即便年岁已高,仍坚持握笔书写,直至夜幕降临,还在吟诵诗歌。这不仅是对诗人勤勉精神的赞美,也是对其对艺术不懈追求的颂扬。

最后,“两手尘泥俱涤尽,金茎玉露我须攀”两句,以“尘泥”象征世俗的烦恼与尘嚣,而“金茎玉露”则比喻高洁的艺术境界。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洗净尘埃,追求艺术至高境界的决心和行动。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艺术与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徐积

徐积
朝代:宋   字:仲车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生辰:1028—1103

徐积(1028—1103)北宋聋人教官。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猜你喜欢

摄山最高峰

石磴层层路几盘,天风高接碧云寒。

长江狭甚钟山小,人在最高峰上看。

(0)

秦邮道中

三十六陂水,孤城一覆盂。

柳阴沿岸密,山色过江无。

井鍊仙人药,波浮明月珠。

樊梁溪景好,画本借倪迂。

(0)

陶然亭·其二

地僻经过少,烟销竹外风。

云深双阙迥,叶落四山空。

秋水涵虚白,幽亭避软红。

问途人迹远,归鸟隔林通。

(0)

怀石子真明经

先生真与世情疏,久掩柴门只静居。

半世春心伤杜牧,十年秋雨病相如。

语逢慷慨多经世,诗有推敲每起予。

咫尺相违竟三载,教人频望只轮车。

(0)

孙渊如夫子五亩园落成恭赋·其一

脱却朝衫早杜门,《白华》志洁乐晨昏。

曹南清节今无匹,海内儒林此最尊。

四部图书王令宅,中年丝竹谢公墩。

鸡笼山馆蘼芜涧,六代风流一例论。

(0)

句容

平原风急卷轻烟,落日光寒雪霁天。

老树槎丫垂木稼,童山层叠接梯田。

神祠旧识曾三宿,客路重经又五年。

差喜宵来无候吏,间搜坏壁录诗篇。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