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黄叶断人行,寂历山房昼亦扃。
疏竹矮窗僧兀坐,炷香薰笔自抄经。
门前黄叶断人行,寂历山房昼亦扃。
疏竹矮窗僧兀坐,炷香薰笔自抄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孤寂的画面。"门前黄叶断人行",寥寥几字便勾勒出秋意浓厚,落叶飘零,行人稀少的景象,透露出一种清冷和落寞的气息。"寂历山房昼亦扃"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寂静,即使是白天,山房(可能指寺庙或隐居之处)也门户紧闭,显得异常宁静。
"疏竹矮窗僧兀坐"则转向了室内的场景,诗人通过"疏竹"和"矮窗"的细节,展现出僧人的生活环境简朴而清雅。"僧兀坐"三个字刻画出僧人独自静坐的姿态,显示出他的专注与禅定。最后,"炷香薰笔自抄经"这一动作,不仅描绘了僧人的日常修行,也寓含了对佛法的虔诚和对知识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通过自然景色和僧人的生活状态,营造出一种深沉内敛的禅意氛围,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
建光失神阿,貂珰遂盘据。
根株入紫房,日夜兴党锢。
慷慨二三公,奋髯欲收捕。
虹蜺扬其晖,牢狱竟填聚。
殄瘁忧邦国,烽烟逼王辂。
小人亦剥庐,曝骨纷无数。
清议死不泯,剧贼尚瞻顾。
浸浔娱九锡,未敢移汉祚。
至今襄城野,突兀李膺墓。
愤景入空苍,萧萧杀狐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