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棹便风溯古流,一杯独酌兴悠悠。
夕阳蘸水金窝沸,暮霭笼山紫幕浮。
牧笛村村分路入,渔帆浦浦带烟收。
丹青此处难为手,更有羁情不奈秋。
归棹便风溯古流,一杯独酌兴悠悠。
夕阳蘸水金窝沸,暮霭笼山紫幕浮。
牧笛村村分路入,渔帆浦浦带烟收。
丹青此处难为手,更有羁情不奈秋。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傍晚时分返回家乡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淡远而又不失忧国忧民的情怀。开篇两句“归棹便风溯古流,一杯独酌兴悠悠”中,“归棹”指的是划船归来,“一杯独酌”则表明诗人在享受孤独的美好,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悠然自得之情。第三、四句“夕阳蘸水金窝沸,暮霭笼山紫幕浮”生动地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景色,“夕阳蘸水”给人以温暖的感觉,而“暮霭笼山”和“紫幕浮”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牧笛村村分路入,渔帆浦浦带烟收”展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描绘,“牧笛”和“渔帆”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用以表达对平静生活的追求。最后两句“丹青此处难为手,更有羁情不奈秋”则流露出诗人面对壮丽景色时,内心深处的无限感慨和悲秋之情。“丹青”指的是绘画中的红绿颜料,用以比喻诗人对这景色的赞美之情难以用笔墨表达,而“羁情不奈秋”则是诗人面对秋天的到来,感到一种无可奈何的忧郁,这里的“秋”字既有自然界季节更迭的意象,也蕴含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元王诗传博,文后宠灵优。
鹤盖动宸眷,龙章送远游。
函关疏别道,灞岸引行舟。
北林分苑树,东流溢御沟。
鸟声含羽碎,骑影曳花浮。
圣泽九垓普,天文七曜周。
方图献雅乐,簪带奉鸣球。
绣户纱窗北里深,香风暗动凤凰簪。
组紃常在佳人手,刀尺空摇寒女心。
欲学齐讴逐云管,还思楚练拂霜砧。
东家少妇当机织,应念无衣雪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