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眺凌崇峻,周览极浩渺。
日落出古寺,秋旻见归鸟。
石梁百尺横,苍渚游龙矫。
两崖崩欲坠,五湖环且绕。
人家隔花源,孤亭构木杪。
坐久待明月,亭亭映翠筱。
既望升较迟,微亏光仍皎。
近浦何氤氲,远峰亦缥缈。
桓伊笛自幽,范蠡舟偏小。
零露瀼瀼华,明星渐以少。
何事杯行缓,夷犹俟清晓。
溪山总含情,宛然留谢朓。
凭眺凌崇峻,周览极浩渺。
日落出古寺,秋旻见归鸟。
石梁百尺横,苍渚游龙矫。
两崖崩欲坠,五湖环且绕。
人家隔花源,孤亭构木杪。
坐久待明月,亭亭映翠筱。
既望升较迟,微亏光仍皎。
近浦何氤氲,远峰亦缥缈。
桓伊笛自幽,范蠡舟偏小。
零露瀼瀼华,明星渐以少。
何事杯行缓,夷犹俟清晓。
溪山总含情,宛然留谢朓。
这首明代张元凯的《中秋四山诗(其三)虎山桥》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色。首句“凭眺凌崇峻”展现了诗人站在高峻之地俯瞰的豪迈,接着“周览极浩渺”进一步强调视野的开阔和壮美。日落时分,古寺隐现,秋空中的归鸟增添了宁静的氛围。
诗人笔下的石梁如龙横跨苍渚,两岸崖壁险峻,湖光山色相映成趣。远处的人家隐藏在花海之中,孤亭则巧妙地建于树梢之上,增添了诗意的层次。月上中天,明亮而略带缺损,近处水汽弥漫,远方峰峦若隐若现,营造出梦幻般的景象。
诗人引用桓伊吹笛和范蠡泛舟的典故,增添了历史与文化意蕴,同时借月夜美景感叹时光流逝。露珠晶莹,星辰稀疏,暗示着夜色渐深。最后,诗人感慨为何饮酒节奏变慢,期待着清晨的到来,表达了对山水之间自然情趣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前人谢朓诗意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
乡国徵耆献,黄楼不可谖。
博通侔左海,都雅迈榕园。
曩读公随笔,如聆古格言。
百为归檃栝,四部恣燖温。
缅想承平盛,能容夙好敦。
典章纪南省,掌故载枢垣。
阳朔停行幰,沧浪展别樽。
丛谈皆有物,旁證必穷源。
自世书香业,浑忘节度尊。
短檠宁忍弃,墨帐记留痕。
炳烛惭生晚,传灯识道存。
请看无尽火,洛诵到曾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