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满长安,白云红叶,高堂挝鼓。
丹凤城南,黄花筵上,预醉重阳雨。
使君情重,招邀胜友,何似龙山欢聚。
叹匆匆、软尘十囗,好景此宵留住。
繁丝急管,烧残桦烛,一任玉绳低度。
小部梨园,蛮靴锦罽,踏节金铃舞。
当年红粉,生生死死,总被情多耽误。
那知有、怆怀司马,青衫湿处。
秋满长安,白云红叶,高堂挝鼓。
丹凤城南,黄花筵上,预醉重阳雨。
使君情重,招邀胜友,何似龙山欢聚。
叹匆匆、软尘十囗,好景此宵留住。
繁丝急管,烧残桦烛,一任玉绳低度。
小部梨园,蛮靴锦罽,踏节金铃舞。
当年红粉,生生死死,总被情多耽误。
那知有、怆怀司马,青衫湿处。
这首明代末期的词作《永遇乐·其八》描绘了长安秋季的景色和一场盛大的宴会。"秋满长安,白云红叶",寥寥数语便展现出浓厚的秋意,白云与红叶相映成趣,为画面增添了诗意。"高堂挝鼓"则烘托出节日的热闹气氛。
词中提到"丹凤城南,黄花筵上,预醉重阳雨",点明了重阳佳节将至,尽管有雨,但人们依然提前欢聚,体现出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和热情。"使君情重",表达了主人的热情好客,邀请好友共度佳节,与龙山欢聚相提并论,展现了主人的豪爽与深情。
接下来,词人感叹时光匆匆,美景易逝,"软尘十口,好景此宵留住",希望借音乐和舞蹈留住这美好的夜晚。"繁丝急管,烧残桦烛"描绘了宴会中的热闹场景,而"玉绳低度"则暗示夜已深。
"小部梨园,蛮靴锦罽,踏节金铃舞"描绘了女子们穿着华丽的服装,伴着音乐起舞的场景,展现了宴会上的繁华与欢乐。然而,词人笔锋一转,回忆起往昔的红粉佳人,她们因情感纠葛而耽误了人生,"生生死死,总被情多耽误",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最后,词人以"那知有、怆怀司马,青衫湿处"收尾,借司马青衫之典故,表达自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情感深沉,引人共鸣。整体来看,这首词在描绘节日氛围的同时,也融入了词人的个人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倚危楼、一笛翠屏空,万里见天心。
度野光清峭,晴峰涌日,冷石生云。
帘卷小亭虚院,无地不花阴。
径曲知何处,春水泠泠。
啸傲柴桑影里,且怡颜莫问,谁古谁今。
任燕留鸥住,聊复慰幽情。
爱吾庐、点尘难到,好林泉、都付与闲人。
还知否,元来卜隐,不在山深。
采芳洲薜荔,流水外、白鸥前。
度万壑千岩,晴岚暖翠,心目娟娟。山川。
自今自古,怕依然。认得米家船。
明月闲延夜语,落花静拥春眠。吟边。象笔蛮笺。
清绝处、小留连。正寂寂江潭,树犹如此,那更啼鹃。
居廛。闭门隐几,好林泉。都在卧游边。
记得当时旧事,误人却是桃源。
秋满蘅皋,烟芜外、吴山历历。
风乍起,兰舟不住,浪花摇碧。
离岸橹声惊渐远,盈襟泪颗凄犹滴。
问此情、能有几人知,新相识。追往事,欢连夕。
经旧馆,人非昔。把轻颦浅笑,细思重忆。
红叶题诗谁与寄,青楼薄幸空遗迹。
但长洲、茂苑草萋萋,愁如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