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木兰花慢.书邓牧心东游诗卷后》
《木兰花慢.书邓牧心东游诗卷后》全文
宋 / 张炎   形式: 词  词牌: 木兰花慢

采芳洲薜荔,流水外、白鸥前。

度万壑千岩,晴岚暖翠,心目娟娟。山川。

自今自古,怕依然。认得米家船。

明月闲延夜语,落花静拥春眠。吟边。象笔蛮笺。

清绝处、小留连。正寂寂江潭,树犹如此,那更啼鹃。

居廛。闭门隐几,好林泉。都在卧游边。

记得当时旧事,误人却是桃源。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炎的《木兰花慢·书邓牧心东游诗卷后》,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怀念之情的作品。诗中采用了丰富的意象,通过对山川、流水、花开等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出词人深厚的情感。

“采芳洲薜荔,流水外、白鸥前。”开篇即以鲜明的画面吸引读者,将观众带入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之中。这里的“采芳”指的是采集花草,而“洲薜荔”则是水边开满了荷花,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度万壑千岩,晴岚暖翠,心目娟娟。”这几句通过对山川壑谷景观的描绘,传达出词人对于自然美景无尽的赞叹。这里的“度”字用得非常生动,既形容了行走于万壑千岩之间,也表达了心灵的穿越和体验。

“山川。自今自古,怕依然。”这两句通过对比时间的永恒性和自然景观的不变,表达出词人对于历史长河中自然美景不曾改变的感慨。

“认得米家船。”这一句点明了词人所面对的是一个熟悉的场景——米家船,这里的“认得”二字流露出词人的亲切和怀旧之情。

“明月闲延夜语,落花静拥春眠。”这两句则是通过月亮与花瓣的描写,表现出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情境。这里的“闲延”和“静拥”字眼,用得非常柔美,传递了一种宁静与恬淡。

“吟边。象笔蛮笺。”这一句则是词人对诗书的赞叹,他将诗文比作精美绝伦的工艺品,显示出他对文学艺术的高度评价和热爱。

“清绝处、小留连。”这句话表达了词人在欣赏自然景色时,不忍离去的心情。这里的“清绝”形容的是景色之美,而“小留连”则是词人的留恋之情。

“正寂寂江潭,树犹如此,那更啼鹃。”这一句通过对江水、树木和鸟鸣声的描绘,再次强化了自然景观给人带来的宁静感受。这里的“寂寂”二字,形容的是环境的安静,而“那更啼鹃”则是对这种宁静中再加上一份生动和温馨。

“居廛。闭门隐几,好林泉。”这两句则表达了词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够远离尘世纷扰,闭门谢客,与大自然为伴。

“都在卧游边。”这一句是对前面描写的总结,无论是山川、花开还是书卷,都在词人心中的那片卧游之地。

“记得当时旧事,误人却是桃源。”这两句通过回忆往昔与桃源的比喻,表达了词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这里的“误人”二字,是词人自嘲之辞,他似乎在说,那些美好的记忆,终究是让人迷失方向的桃源幻梦。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个生动的自然景观,也通过词人的情感和回忆,将读者带入一个既丰富又复杂的情境之中。

作者介绍
张炎

张炎
朝代:宋   字:叔夏   号:玉田   生辰:1248年-1320年

张炎(1248-约1320),南宋最后一位著名词人,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祖籍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祖父张濡,父张枢,皆能词善音律。前半生富贵无忧。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南宋亡,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财被抄没。此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长期寓居临安,落魄而终。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
猜你喜欢

画松

不曾买得栽松地,画得虬松便有情。

山气势从心里动,海涛声在耳边生。

七层翠拥人难隐,十八年来梦未成。

却怪耐寒神独老,帝秦知汝素能轻。

(0)

圯桥

风尘淹忽又三年,独立圯桥感往贤。

进履便知能蹑足,授书终必去为仙。

久无禾黍悲周土,近有车骑认汉川。

此处不宜多种柳,令人愁锁万重烟。

(0)

鼓角

鼓角防秋入,兼风起暮城。

旧时严北戍,今日肃南征。

近海沉云黑,通山落月清。

故人昨投笔,骑马出西营。

(0)

答马子千过兰扃赋赠

以我疏狂老,多凭酒释愁。

天馀游宕子,爵是醉乡侯。

遂与世情背,将毋古道求。

不嫌人陋巷,仙迹带浮丘。

(0)

冬日

年来无一似,渐老益疏慵。

酒少留寒饮,衣崩候暖缝。

热肠渐变雪,瘦骨欲成峰。

且便搜馀纸,残窗细细封。

(0)

须白

撚断馀无几,沉吟倚雪风。

艰危辛苦里,五十二年中。

劳落犹为客,蹉跎已是翁。

渐知头亦白,肝胆为谁红。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