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楚竹吟》
《楚竹吟》全文
明 / 杨慎   形式: 乐府曲辞

便娟之脩竹,寄生乎江潭。

葳蕤上防露,泠泠下来风。

那知竹与柏,虚塞两异心。

蓬矢射犀草,箘落委荒林。

夏首西浮远,涔阳南望深。

大招自抽怨,小歌徒悲吟。

天高何傩问,斯情匪斯今。

(0)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楚竹吟》以竹子为象征,描绘了一种寄生于江边却遭遇冷落和误解的情感。"便娟之脩竹",形象地写出竹子的秀美与坚韧,然而"寄生乎江潭"暗示了其孤独的生存状态。"葳蕤上防露,泠泠下来风",通过描绘竹叶在风中摇曳,反映了竹子在自然中的孤独与清冷。

接下来,诗人将竹子与柏树对比,"那知竹与柏,虚塞两异心",暗示竹子虽清高,却被误解为无用,而柏树则被误认为充实。"蓬矢射犀草,箘落委荒林",进一步强化了竹子的被忽视和遗弃,如同蓬草般被遗忘在荒凉之地。

"夏首西浮远,涔阳南望深",诗人借景抒怀,表达对远方的期盼和对现实的深深感慨。"大招自抽怨,小歌徒悲吟",直接表达了内心的哀怨和无奈,即使有才情也无法改变命运。

最后两句"天高何傩问,斯情匪斯今",诗人仰天长问,感叹世事变迁,这种情感并非今日独有,而是长久以来的共鸣。整首诗寓言深刻,情感沉郁,展现了杨慎独特的文学造诣。

作者介绍
杨慎

杨慎
朝代:明   字:用修   号:升庵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生辰:1488~1559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
猜你喜欢

和州送人归复郢

因家汉水曲,相送掩柴扉。

故郢生秋草,寒江澹落晖。

绿林行客少,赤壁住人稀。

独过浔阳去,潮归人不归。

(0)

铜雀妓

遗令奉君王,嚬蛾强一妆。

岁移陵树色,恩在舞衣香。

玉座生秋气,铜台下夕阳。

泪痕沾井干,舞袖为谁长。

(0)

血书诗

物类易迁变,我行人不见。

珍重任彦思,相别日已远。

(0)

鸳鸯二首·其二

钿?雕镂费深功,舞妓衣边绣莫穷。

无日不来湘渚上,有时还在镜湖中。

烟浓共拂芭蕉雨,浪细双游菡萏风。

应笑豪家鹦鹉伴,年年徒被锁金笼。

(0)

自宾客迁太子少傅分司

头上渐无发,耳间新有毫。

形容逐日老,官秩随年高。

优饶又加俸,闲稳仍分曹。

饮食免藜藿,居处非蓬蒿。

何言家尚贫,银榼提绿醪。

勿谓身未贵,金章照紫袍。

诚合知止足,岂宜更贪饕。

默默心自问,于国有何劳。

(0)

伤唐衢二首·其一

自我心存道,外物少能逼。

常排伤心事,不为长叹息。

忽闻唐衢死,不觉动颜色。

悲端从东来,触我心恻恻。

伊昔未相知,偶游滑台侧。

同宿李翱家,一言如旧识。

酒酣出送我,风雪黄河北。

日西并马头,语别至昏黑。

君归向东郑,我来游上国。

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

怜君儒家子,不得诗书力。

五十著青衫,试官无禄食。

遗文仅千首,六义无差忒。

散在京洛间,何人为收拾。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