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丹叶动荒城,无处登临不系情。
万里山川分晓梦,千家砧杵共秋声。
萧何只解追韩信,贾谊何须吊屈平。
古往今来只如此,遣人怀抱薄浮生。
秋风丹叶动荒城,无处登临不系情。
万里山川分晓梦,千家砧杵共秋声。
萧何只解追韩信,贾谊何须吊屈平。
古往今来只如此,遣人怀抱薄浮生。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与诗人复杂的情感。首句“秋风丹叶动荒城”以秋风起、红叶飘落的景象开篇,渲染出一种荒凉而富有诗意的氛围。接着,“无处登临不系情”一句表达了诗人无论身处何处,心中都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和情感的牵绊。
“万里山川分晓梦,千家砧杵共秋声”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广阔的自然之中,无论是远山还是近水,无论是远方的梦还是身边的秋声,都成为了他情感的寄托。这里“分晓梦”和“共秋声”分别运用了拟人和借代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色彩,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接下来,“萧何只解追韩信,贾谊何须吊屈平”两句则转而抒发了对历史人物的感慨。诗人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那些只知追求功名、忽视道德品质的历史人物的讽刺,同时也对像贾谊这样忧国忧民、却遭遇不幸命运的文人表示同情。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最后,“古往今来只如此,遣人怀抱薄浮生”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诗人感叹世事如梦,人生短暂,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这里的“薄浮生”既是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也是对现实无奈的接纳。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审美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