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夕后喜晴登靖通庵》
《元夕后喜晴登靖通庵》全文
明 / 张宇初   形式: 古风

春阳蔼微和,扶疾释馀怠。

真馆肃虚寥,幽寻倏逾载。

小径迷积叶,云萝递空籁。

飘梅散轻醾,竹柏纷映带。

澹寂每清神,晴岑列窗黛。

灯宵杂市喧,鹄伫凌空界。

抚心倍仰止,素托抱深赖。

丛阴支倦还,由兹悟悬解。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ánhòuqíngdēngjìngtōngān
míng / zhāngchū

chūnyángǎiwēishìdài

zhēnguǎnliáoyōuxúnshūzǎi

xiǎojìngyúnluókōnglài

piāoméisànqīngzhúbǎifēnyìngdài

dànměiqīngshénqíngcénlièchuāngdài

dēngxiāoshìxuānzhùlíngkōngjiè

xīnbèiyǎngzhǐtuōbàoshēnlài

cóngyīnzhījuànháiyóuxuánji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元宵节后在靖通庵登高望远时所见之景及内心感受。开篇“春阳蔼微和”,春日阳光温暖柔和,为全诗奠定了温馨和谐的基调。接着“扶疾释馀怠”,表达了诗人从节日的忙碌中解脱出来,身心得到放松的状态。

“真馆肃虚寥,幽寻倏逾载”两句,写出了靖通庵环境的清静与幽雅,以及诗人在此地的悠然自得。“小径迷积叶,云萝递空籁”描绘了小径上落叶覆盖,云萝随风摇曳,空谷回音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深远的氛围。

“飘梅散轻醾,竹柏纷映带”则通过梅花、轻荼、竹子和柏树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寓意着诗人的精神状态逐渐恢复活力。“澹寂每清神,晴岑列窗黛”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寂与诗人心境的平静,晴朗的山峦倒映在窗户上,增添了几分画意。

“灯宵杂市喧,鹄伫凌空界”描述了元宵节夜晚的热闹场景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对比,鹄鸟独立于天空,象征着超脱世俗的境界。“抚心倍仰止,素托抱深赖”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纯洁心灵的依赖。

最后,“丛阴支倦还,由兹悟悬解”点明了诗人通过这次登高,不仅身体得到了休息,更重要的是心灵得到了升华,悟出了生活的真谛。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张宇初
朝代:明

猜你喜欢

送人还鄱阳

东西湖水百花洲,行子归时雪已收。

明月可能随客去,浮云自足使人愁。

重来柳树应千尺,相见梅花隔数州。

我亦高歌望吾子,春风好在仲宣楼。

(0)

送客

携手出门倍惆怅,北风吹丹枫树林。

栅中鸡鸣天地醒,城头雁去江湖深。

行人万里少归梦,烈士向来多苦心。

东西相望道路远,一书会抵双南金。

(0)

过□□□□□□

何日先生起九原,已将灵气返山川。

论诗转觉庾陶近,佐主终惭稷契贤。

拱木笙竽犹落日,荒丘翁仲只寒烟。

当时故物青山在,说到英雄意惘然。

(0)

登石头城二首·其二

石头遗堞满苍苔,前日英雄安在哉。

芳草离离为谁绿?野花漠漠向人开。

鼎湖云暗龙先去,建业城荒凤不来。

二月江南梅未发,北风日夜涨黄埃。

(0)

送仲亨文学精舍山长

子合谈经上石渠,更从文学住精庐。

到家为觅言偃宅,弛担先藏笠泽书。

日落青天犹过雁,雪消新水欲生鱼。

传闻圣世求遗士,倘召君乘谒者车。

(0)

冶城飞龙亭诗卷

翠盖鸾旂殷绣墙,南公挥涕话先皇。

鸿宫望气成龙虎,法驾吹箫引凤凰。

今日画图看御幄,当时草木识天香。

先生曾对明光殿,奏报新松似鹤长。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