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盖鸾旂殷绣墙,南公挥涕话先皇。
鸿宫望气成龙虎,法驾吹箫引凤凰。
今日画图看御幄,当时草木识天香。
先生曾对明光殿,奏报新松似鹤长。
翠盖鸾旂殷绣墙,南公挥涕话先皇。
鸿宫望气成龙虎,法驾吹箫引凤凰。
今日画图看御幄,当时草木识天香。
先生曾对明光殿,奏报新松似鹤长。
此诗《冶城飞龙亭诗卷》由元代诗人李孝光所作,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宫廷景象,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庄严肃穆的气息。
首句“翠盖鸾旗殷绣墙”,以“翠盖”、“鸾旗”、“绣墙”等华美之物,勾勒出宫廷的富丽堂皇,同时通过“殷”字,暗示了宫殿的庄严与神圣。接下来,“南公挥涕话先皇”一句,引入了人物情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哀伤的情绪,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鸿宫望气成龙虎,法驾吹箫引凤凰”两句,运用了神话般的元素,将宫廷的威严与神秘感推向高潮。龙虎、凤凰等神兽的出现,不仅增添了诗歌的奇幻色彩,也象征着皇家的尊贵与神圣不可侵犯。
“今日画图看御幄,当时草木识天香”则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对比古今,表达了对往昔辉煌的怀念与对当前景象的感慨。御幄作为皇帝坐席的代称,其出现在画图中,象征着权力与荣耀;而“当时草木识天香”则通过自然界的感知,间接描绘了皇宫的奢华与香气,进一步强化了历史的厚重感。
最后,“先生曾对明光殿,奏报新松似鹤长”两句,以“先生”自指,回忆在明光殿奏报的情景,新松似鹤长,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时光流转、人事更迭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宫廷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东风三月莺乱啼,都门冠盖相追随。
乡人故旧领除命,布衣一日生光辉。
王郎素非寻常者,浩气凌霄绝潇洒。
昔年充贡登成均,万里青云重光价。
已看蟾宫擢高枝,复闻战艺来春闱。
霜蹄暂蹶未为失,一官雅称克儒师。
番禺南望渺何许,便道还能过乡土。
梅雨连村旅舍昏,林阴满地邮亭午。
悬知到日夏方深,杏坛昼永分清阴。
皋比日宴说经史,座间济济皆青衿。
况当圣治文明日,宵旰孜孜在儒术。
兹行仰体圣明心,作育群才须努力。
朝回送别惜匆忙,且尽花前酒一觞。
岭南若遇回京使,犹待椷书寄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