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人还鄱阳》
《送人还鄱阳》全文
元 / 李孝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东西湖水百花洲,行子归时雪已收。

明月可能随客去,浮云自足使人愁。

重来柳树应千尺,相见梅花隔数州。

我亦高歌望吾子,春风好在仲宣楼。

(0)
鉴赏

这首诗《送人还鄱阳》是元代诗人李孝光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与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联“东西湖水百花洲,行子归时雪已收”,以开阔的自然景象作为背景,东西湖水与百花洲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而“行子归时雪已收”则暗示了友人即将踏上归途,雪的消融象征着离别的季节已经过去,预示着友人将回归温暖与熟悉的生活环境。

颔联“明月可能随客去,浮云自足使人愁”,巧妙地运用了自然界的意象来表达情感。明月象征着永恒与美好,但即使明月也难以伴随友人远行,这引发了诗人内心的忧愁;而浮云则代表着变化与不可预测,它自由飘荡,让人感到孤独与忧虑。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颈联“重来柳树应千尺,相见梅花隔数州”,想象了友人归来时的情景。柳树在古代诗歌中常被用来象征离别与重逢,千尺之柳树预示着友人归来时的期待与喜悦;而梅花则代表了友谊的纯洁与坚韧,即使相隔数州,这份友谊依然能够跨越距离,绽放出美丽。这一联既是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憧憬,也是对友情持久不变的赞美。

尾联“我亦高歌望吾子,春风好在仲宣楼”,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呼唤与期盼。诗人虽身处异处,却能通过歌声传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希望在春风和煦之时,在仲宣楼相聚,共享欢愉。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心态,也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送别与重逢之间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作者介绍
李孝光

李孝光
朝代:元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猜你喜欢

又倒和前韵赠一瓢道人

姑射真人簪玉莲,不知瀛海几桑田。

乾坤铅汞元非药,帝霸皇王别有天。

长叹瞿坛皆玉眼,相传桂父是毛仙。

坡山洞口休移杖,咫尺藤萝混瘴烟。

(0)

同陈明水三谢何古林登五层楼次韵二首·其一

自从踪迹落人间,荏苒韶光迟尔还。

此日登临同驻足,百年天地几开颜。

半空筋斗何妨打,上界仙人一任闲。

独向程门怜上蔡,祇能攻出利名关。

(0)

春日写怀二首·其一

门长云萝翳僻居,春风还亦到吾庐。

病馀勾漏堪求药,老向河汾只著书。

白雪岂能谐下里,痴人犹自梦华胥。

陂源十亩生涯地,时课儿童灌早蔬。

(0)

饮少登伦贤侄桂花居时菊品盛开诗以纪之·其三

美酝奇葩式燕多,雪园云洞意如何。

芬芳不数金盘露,窈窕应怜玉树歌。

浮白儿童知爱客,净空星月不生魔。

绯桃紫杏依相妒,戏蝶狂蜂莫浪过。

(0)

寄蒋道林·其四

一点君山水上沤,洞庭西望隔湘瓯。

岳阳久拟同携手,伫看乾坤月夜浮。

(0)

曲肱吟·其九

风满晴林月满天,须知此乐属无边。

梦中已涉华胥境,城里如观太极圈。

濂洛以来犹有作,江门之外更谁传。

愁看汨汨江头水,日夜东流倍可怜。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