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山相接处,赖有一飞桥。
天作罗浮带,无令逐海潮。
二山相接处,赖有一飞桥。
天作罗浮带,无令逐海潮。
这首诗描绘了铁桥连接两山的壮丽景象,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思考。
首句“二山相接处”,简洁地勾勒出山峦相连的自然景观,为后续描绘铺垫了背景。接着,“赖有一飞桥”一句,巧妙地引入了主题——铁桥,它如同一条空中长龙,跨越两座山峰,既实用又壮观,展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天作罗浮带,无令逐海潮。”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铁桥的赞美。将铁桥比作天上的罗浮带,不仅形象地描绘了铁桥的高悬于云霄之上的姿态,还暗喻了它如同天赐之物,连接着人间与天空,赋予了铁桥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地位。同时,诗人通过“无令逐海潮”的表述,表达了对铁桥稳固性和持久性的肯定,希望它能够抵御时间的侵蚀和自然的力量,永远屹立不倒,成为连接两山的永恒纽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铁桥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敬畏,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理想。通过细腻的比喻和富有哲思的语言,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这一独特景观的深刻情感和思考。
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
纷纷初疑月桂树,耿耿独与参横昏。
先生索居江海上,悄如病鹤栖荒园。
天香国艳肯相顾,知我酒熟诗清温。
蓬莱宫中花鸟使,绿衣倒挂扶桑暾。
抱丛窥我方醉卧,故遣啄木先敲门。
麻姑过君急扫洒,鸟能歌舞花能言。
酒醒人散山寂寂,惟有落蕊黏空樽。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伯阳适西戎,孔子欲居蛮。
苟怀四方志,所在可游盘。
况乃遭屯蹇,颠沛遇灾患。
古人达机兆,策马游近关。
咨余冲且暗,抱责守微官。
潜图密已构,成此祸福端。
恢恢六合间,四海一何宽。
天网布纮纲,投足不获安。
松柏隆冬悴,然后知岁寒。
不涉太行险,谁知斯路难。
真伪因事显,人情难豫关。
穷达有定分,慷慨复何叹。
上负慈母恩,痛酷摧心肝。
下顾所怜女,恻恻心中酸。
二子弃若遗,念皆遘凶残。
不惜一身死,惟此如循环。
执纸五情塞,挥笔涕汍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