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阳适西戎,孔子欲居蛮。
苟怀四方志,所在可游盘。
况乃遭屯蹇,颠沛遇灾患。
古人达机兆,策马游近关。
咨余冲且暗,抱责守微官。
潜图密已构,成此祸福端。
恢恢六合间,四海一何宽。
天网布纮纲,投足不获安。
松柏隆冬悴,然后知岁寒。
不涉太行险,谁知斯路难。
真伪因事显,人情难豫关。
穷达有定分,慷慨复何叹。
上负慈母恩,痛酷摧心肝。
下顾所怜女,恻恻心中酸。
二子弃若遗,念皆遘凶残。
不惜一身死,惟此如循环。
执纸五情塞,挥笔涕汍澜。
伯阳适西戎,孔子欲居蛮。
苟怀四方志,所在可游盘。
况乃遭屯蹇,颠沛遇灾患。
古人达机兆,策马游近关。
咨余冲且暗,抱责守微官。
潜图密已构,成此祸福端。
恢恢六合间,四海一何宽。
天网布纮纲,投足不获安。
松柏隆冬悴,然后知岁寒。
不涉太行险,谁知斯路难。
真伪因事显,人情难豫关。
穷达有定分,慷慨复何叹。
上负慈母恩,痛酷摧心肝。
下顾所怜女,恻恻心中酸。
二子弃若遗,念皆遘凶残。
不惜一身死,惟此如循环。
执纸五情塞,挥笔涕汍澜。
这首诗是魏晋时期诗人欧阳建在临终前的自述,情感深沉,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对子女的关爱以及对命运的无奈与感慨。
诗中开篇即以历史人物伯阳和孔子的典故,引出“苟怀四方志,所在可游盘”的豪情壮志,随后转折至“况乃遭屯蹇,颠沛遇灾患”,描绘了人生的坎坷与不幸。接着,诗人感叹古人洞察先机,策马远游,而自己却“冲且暗”,只能“抱责守微官”。他构思着隐秘的计划,最终导致了祸福的转折。诗人以“恢恢六合间,四海一何宽”表达对广阔世界的感慨,紧接着“天网布纮纲,投足不获安”则揭示了命运的捉弄与不可预测性。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自然界的松柏在寒冬中的凋零,比喻人生的艰难与不易,“不涉太行险,谁知斯路难”强调了生活的艰辛。面对真假难辨的人情世故,诗人感叹“真伪因事显,人情难豫关”,表达了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理解。最后,诗人直面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安排,“穷达有定分,慷慨复何叹”,既是对命运的接受,也是对人生价值的反思。
在诗的结尾,诗人深情地回忆起母亲的养育之恩和对子女的牵挂,“上负慈母恩,痛酷摧心肝。下顾所怜女,恻恻心中酸”,展现了对亲情的深切怀念。对于两个子女的遭遇,诗人表示了深深的同情与惋惜,“二子弃若遗,念皆遘凶残。不惜一身死,惟此如循环”,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与对命运不公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亲情的深深眷恋,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谷雨前收献至公,不争春力避芳丛。
烟开曾入深深坞,百万枪旗在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