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终诗》
《临终诗》全文
魏晋 / 欧阳建   形式: 古风

伯阳适西戎,孔子欲居蛮。

苟怀四方志,所在可游盘。

况乃遭屯蹇,颠沛遇灾患。

古人达机兆,策马游近关。

咨余冲且暗,抱责守微官。

潜图密已构,成此祸福端。

恢恢六合间,四海一何宽。

天网布纮纲,投足不获安。

松柏隆冬悴,然后知岁寒。

不涉太行险,谁知斯路难。

真伪因事显,人情难豫关。

穷达有定分,慷慨复何叹。

上负慈母恩,痛酷摧心肝。

下顾所怜女,恻恻心中酸。

二子弃若遗,念皆遘凶残。

不惜一身死,惟此如循环。

执纸五情塞,挥笔涕汍澜。

(0)
鉴赏

这首诗是魏晋时期诗人欧阳建在临终前的自述,情感深沉,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对子女的关爱以及对命运的无奈与感慨。

诗中开篇即以历史人物伯阳和孔子的典故,引出“苟怀四方志,所在可游盘”的豪情壮志,随后转折至“况乃遭屯蹇,颠沛遇灾患”,描绘了人生的坎坷与不幸。接着,诗人感叹古人洞察先机,策马远游,而自己却“冲且暗”,只能“抱责守微官”。他构思着隐秘的计划,最终导致了祸福的转折。诗人以“恢恢六合间,四海一何宽”表达对广阔世界的感慨,紧接着“天网布纮纲,投足不获安”则揭示了命运的捉弄与不可预测性。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自然界的松柏在寒冬中的凋零,比喻人生的艰难与不易,“不涉太行险,谁知斯路难”强调了生活的艰辛。面对真假难辨的人情世故,诗人感叹“真伪因事显,人情难豫关”,表达了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理解。最后,诗人直面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安排,“穷达有定分,慷慨复何叹”,既是对命运的接受,也是对人生价值的反思。

在诗的结尾,诗人深情地回忆起母亲的养育之恩和对子女的牵挂,“上负慈母恩,痛酷摧心肝。下顾所怜女,恻恻心中酸”,展现了对亲情的深切怀念。对于两个子女的遭遇,诗人表示了深深的同情与惋惜,“二子弃若遗,念皆遘凶残。不惜一身死,惟此如循环”,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与对命运不公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亲情的深深眷恋,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欧阳建
朝代:魏晋   字:坚石   籍贯:西晋渤海   生辰:约269—300

世为冀方右族。石崇甥。有才藻思理。擅名北州,后为贾谧“二十四友”之一。辟公府,累迁山阳令、冯翊太守。赵王司马伦专权,建每匡正,由是有隙。及伦篡位,劝淮南王司马允诛伦。事泄被杀。临刑作《临终诗》。有《言尽意论》
猜你喜欢

送道成禅者

曹溪流,非止水。一点忽来,千波自起。

直须钓鳌钓鲸,莫问得皮得髓。

君不见石头有言兮,圣不慕他,灵不在己。

成禅成禅,谁家之子。

(0)

僧问四宾主因而有颂颂之·其九

宾主分不分,颟顸绝异闻。

解布劳生手,寄言来白云。

(0)

寄乌龙长老

雪带烟云冷不开,相思无复上高台。

江山况是数千里,只听嘉声动地来。

(0)

送山茶上知府郎给事

谷雨前收献至公,不争春力避芳丛。

烟开曾入深深坞,百万枪旗在下风。

(0)

大功不宰

牛头峰顶锁重云,独坐寥寥寄此身。

百鸟不来春又过,不知谁是到庵人。

(0)

偈颂七十二首·其七十二

一种平怀,泯然自尽。明闇情忘,事理平等。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