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怀故妻及亡儿·其二》
《怀故妻及亡儿·其二》全文
元 / 张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埋骨近莲宫,松杉满径风。

明珠辞掌上,白璧毁泉中。

卷有涂鸦墨,花迷趁蝶丛。

伤心嬴博者,此恨讵能同。

(0)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羽所作的《怀故妻及亡儿(其二)》。诗中充满了对已逝亲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

首联“埋骨近莲宫,松杉满径风。”描绘了亡妻安息之地的环境,莲宫象征着清幽与圣洁,而松杉满径则渲染出一种静谧与庄重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对亡妻的深深敬仰与怀念。

颔联“明珠辞掌上,白璧毁泉中。”运用比喻手法,将亡妻比作珍贵的明珠和白璧,表达了她如同珍宝般宝贵的存在,同时也暗示了她的离世如同明珠和白璧被遗弃在水中,遭受了毁灭性的损失,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痛楚与无奈。

颈联“卷有涂鸦墨,花迷趁蝶丛。”这里可能是在描述亡妻生前的生活场景或是对亡妻个性的刻画。涂鸦墨可能象征着亡妻的日常生活或艺术创作,而花迷趁蝶丛则可能是对亡妻性格中活泼、热爱生活的一面的描绘,同时也暗示了她的离去给周围世界带来的空虚与失落。

尾联“伤心嬴博者,此恨讵能同。”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亡妻和亡儿的深切哀伤,以及对无法挽回的遗憾与痛苦的感慨。嬴博者在这里可能是指那些能够通过智慧或手段解决人生问题的人,而诗人则感叹自己无法与他们相比,无法找到抚平内心伤痛的方法,表达了深深的悲痛与无力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已逝亲人的深情怀念与哀悼,以及面对生死离别的深刻思考和无尽的悲伤。

作者介绍
张羽

张羽
朝代:元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猜你喜欢

秋光连夜色,万里客凄凄。

落木空山杳,孤云故国迷。

衾寒霜正下,灯晚月平西。

梦过重成梦,千门鸡乱啼。

(0)

信云父·其一

东鲁遗黎老子孙,南方心事北方身。

几多江左腰金客,便把君王作路人。

(0)

题祖庙二首·其二

门有诗书不华彩,素王留得好生涯。

行人莫讶频回首,天下文章第一家。

(0)

徐成之园亭三咏·其二竹径桃花

辟地不盈亩,点缀成阻修。

相招竹林逸,更作桃源游。

绰约新饮露,琅玕曾倚秋。

春风荡人意,此境独清幽。

(0)

子瞻画枯木

寒云行空乱春华,西风凛凛空吹沙。

夫子抱膝若丧魄,谁知巧思中萌芽。

败毫淡墨任挥染,苍莽菌蠢移龙蛇。

略增点缀已成就,止见枯木成槎枒。

更无丹青相掩翳,惟有口鼻随穿呀。

往年江湖饱观画,或在山隈溪水涯。

腹中空洞夜藏魅,巅顶突兀春无花。

径深最宜系画舸,日落时复停归鸦。

苏公早与俗子偶,避世欲种东陵瓜。

窥观尽得物外趣,移向纸上无毫差。

醉中遗落不秘惜,往往流传藏人家。

赵昌丹青最细腻,直与春色争豪华。

公今好尚何太癖,曾载木车出岷巴。

轻肥欲与世为戒,未许木叶胜枯槎。

万物流形若泫露,百岁俄惊眼如车。

树犹如此不长久,人以何者堪矜誇。

悠悠坐见死生境,但随天机无损加。

却笑金城对宫柳,泫然流涕空咨嗟。

(0)

赠长沙僧守节

花木重重鹿苑春,萧然一室坐安贫。

真乘但要心知法,喜舍无如药济人。

增损诸方精古义,窥寻六脉妙通神。

长沙旅泊无聊赖,诗乞刀圭养病身。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