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底先生思涌泉,少年笔势已翩翩。
马嘶长道空骧首,龙擘沧波竟上天。
分付风云身九万,更看礼乐字三千。
期君未可班行去,细听胪音黼座前。
怪底先生思涌泉,少年笔势已翩翩。
马嘶长道空骧首,龙擘沧波竟上天。
分付风云身九万,更看礼乐字三千。
期君未可班行去,细听胪音黼座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吕所作,名为《送王晋卿赴廷试》。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王晋卿赴京应试的鼓励与祝愿,以及对其才华横溢和未来前程的期许。
"怪底先生思涌泉"一句,通过称颂对方像古代圣贤一样有着深不可测的智慧,展现了诗人对王晋卿学识渊博的赞赏。"少年笔势已翩翩"则描绘出王晋卿文采飞扬,如同年轻时便已经功成名就。
"马嘶长道空骧首,龙擘沧波竟上天"中的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了王晋卿才华横溢、气势磅磅的形象。马嘶声中透露出一种力量和速度,龙则是权威与雄伟的象征,两者结合,形容其文章如同腾云驾雾,一往无前。
"分付风云身九万,更看礼乐字三千"一句,则进一步强化了对王晋卿才华和学问的赞美。这里的"九万"和"三千"并非实数,而是形容其学识广博、文笔纵横,能够驾驭风云,掌握礼乐之道。
最后,诗人以"期君未可班行去,细听胪音黼座前"表达了对友人的挽留和希望他在临别时细细聆听周围的鼓励与祝福。这里的"胪音"指的是赞扬的声音,"黼座"则是座位上的意象,寓意着朋友们聚集一堂,对王晋卿即将踏上的人生旅途表示出最真挚的支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友人才华的高度评价以及对其美好前程的殷切期望。
世传学中禄,小子乃逢辰。
一入谏诤司,鸿毛忽其身。
可负万乘主,甘为三黜人。
岂量尧舜心,如日照孤臣。
薄责落善地,雅尚过朝伦。
仅同龟在泥,敢冀蠖求伸。
朱楼逼清江,下睨百丈鳞。
羡此南鱼乐,不忍持钩纶。
为郡良优优,乏材止循循。
恬愉弗扰外,何以慰远民。
拙可存吾朴,静可逸吾神。
渐得疏懒味,下车将四旬。
嘉兴风雅来,观对如天宾。
感兹韶夏音,佐我台上春。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
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芽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芽。
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犹须三日誇。
宝云日注非不精,争新弃旧世人情。
岂知君子有常德,至宝不随时变易。
君不见建溪龙凤团,不改旧时香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