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残蝉》
《残蝉》全文
清 / 黄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不向辽东着树鸣,燕南秋老尽哀声。

及天别鹤吁长叹,入塞饥鸿指故城。

如梦大人犹发呓,其亡一国共无生。

等闲又似题诗客,戛戛裁笺写断情。

(0)
翻译
它不在辽东的树林中悲鸣,燕南的秋天已满是哀伤的声音。
当天空中的白鹤与天分离时,发出长长的叹息,飞入边塞的饥饿鸿雁指引着旧城的方向。
就像在梦中对尊贵的人诉说,他们还在说着呓语,仿佛一个国家的灭亡意味着所有生命的终结。
平常的日子里,又像一个诗人,咔嚓咔嚓地裁剪纸张,写下深深的忧郁之情。
注释
辽东:古代地区名,这里泛指边远之地。
燕南:古代地理区域,位于现在的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
哀声:悲伤的声音。
别鹤:分离的白鹤,象征离别或哀愁。
故城:过去的城池,可能指故乡或历史遗迹。
大人:古代对尊者的称呼,也可指梦境中的神秘人物。
呓:梦话或胡言乱语。
亡:灭亡。
等闲:寻常,平常。
戛戛:形容声音清脆或书写时的声响。
裁笺:裁剪纸张,准备书写。
鉴赏

这首诗名为《残蝉》,作者是清末近现代初的黄节。诗中以秋蝉为载体,表达了深沉的历史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首句“不向辽东着树鸣”,寓意蝉不再往东北边疆之地鸣叫,暗示了时代的变迁和国力的衰退。接着,“燕南秋老尽哀声”描绘了北方秋季的凄凉景象,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哀愁。

“及天别鹤吁长叹”借别鹤之悲,表达了对国家分离的深深叹息,而“入塞饥鸿指故城”则以饥饿的鸿雁飞回旧城,象征着流离失所的人民寻找家园。接下来,“如梦大人犹发呓”暗指统治者沉迷于梦境,不知民生疾苦,发出荒诞的决策。“其亡一国共无生”直指国家衰败,生灵涂炭。

最后两句“等闲又似题诗客,戛戛裁笺写断情”,诗人以自己为题诗之人,感叹世事如梦,只能通过诗歌来表达对时局的痛心与无奈,戛戛之声,仿佛在纸上刻画出那份深深的忧国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黄节深厚的忧患意识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作者介绍

黄节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婆罗门六首·其五

弓月山风长似箭,烛龙军火乱如星。

祇除尽挽天河水,可洗兵尘战地腥。

(0)

后凯歌词九首·其五崲峹

畔敌休矜战骑多,纷罗区落遍山坡。

那知未鼓投戈地,待阅前徒竞倒戈。

(0)

复雨

雨势仍可畏,天心竟若何。

未应妨稼穑,只欲喜蛟鼍。

野色归长夜,檐声决大河。

无钱买小艇,肠断鞠藭歌。

(0)

钟性春以大拙和尚偈周景远书见示往杭性春师邓中斋

亭亭白莲花,了了本无语。

禅者真大拙,破口为君举。

混俗如是翁,写之墨飞舞。

岂伊安明宗,到此究竟取。

携将江东云,去听湖上雨。

感君来相问,欲起蛰虫俯。

众生我皆病,万法立何所。

欠伸送君行,钟子琴自抚。

(0)

次张菊存韵送翁舜咨归金陵

知音我亦恨钟期,闻士谁曾得赵咨。

北海疑乾荐祢墨,东都不采适吴诗。

三秋菊酒同行乐,一路家山各坐驰。

江国相逢送萧瑟,病身无赖倚筇枝。

(0)

次邓善之修撰

一室贫逾陋,南州暑正烦。

故人相会处,幽草自生萱。

别梦江湖在,浮云车马奔。

寥寥扬子宅,玄白定忘言。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