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怜羁客滞天涯,且喜逢君近酒家。
胸有渭川千亩竹,手栽潘令满城花。
已知陈迹随流水,况复离情怅落霞。
愁绝程门风雪杳,那堪回首忆京华。
独怜羁客滞天涯,且喜逢君近酒家。
胸有渭川千亩竹,手栽潘令满城花。
已知陈迹随流水,况复离情怅落霞。
愁绝程门风雪杳,那堪回首忆京华。
这首清代方士淦的《长安旅次喜晤鲍沧碧刺史》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独自漂泊的孤独感受,以及在意外遇见友人鲍沧碧时的欣喜之情。首句“独怜羁客滞天涯”表达了诗人的孤寂和对远方家乡的思念,而“且喜逢君近酒家”则转而流露出偶遇知己的喜悦,暗示着暂时的慰藉。
接下来的两句“胸有渭川千亩竹,手栽潘令满城花”,诗人以豪迈的气概自比,将自己比作拥有广阔胸襟和高尚品性的渭川竹林主人,以及能亲手栽种满城繁花的潘令,展现了其高雅的情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已知陈迹随流水,况复离情怅落霞”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他意识到过去的时光如流水般逝去,而此刻的离别之情更增添了惆怅,望着天边的落霞,心中充满了哀伤。
最后,“愁绝程门风雪杳,那堪回首忆京华”以程门风雪的严酷环境和对京城繁华景象的回忆作结,表达了诗人面对旅途艰辛和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未来未知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羁旅之愁,又有逢友之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闭门三年,读书一编。出门千里,三年未已。
作赋何必邹枚才,相马何必黄金台?
玉真洞府闭丹灶,但有老鹤眠绿苔。
青琴毛女已头白,丹邱先生胡归来?
强筋能挽弓,不如马力健。
倾瓢泻海水,那知井波羡?
大布可暖锦缯贱,仰天呜呜泪如霰。
暍日耀万峦,鋈若出冶金。
忽疑墨华洒,天云射其阴。
云奔复遮日,百里还晦沈。
日光反遥射,朗见天末岑。
蜂起四山鸟,尽去投其林。
始知微物意,亦自忧肃森。
谁司造化权,此理匪幽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