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庐幽谷中,老树高连云。
青山固佳客,不可无此君。
移植当前轩,气槩终出群。
胡床坐月夕,世事从紏纷。
凤鸟日将至,起舞歌重轮。
天风万里来,夜半箫韶鸣。
结庐幽谷中,老树高连云。
青山固佳客,不可无此君。
移植当前轩,气槩终出群。
胡床坐月夕,世事从紏纷。
凤鸟日将至,起舞歌重轮。
天风万里来,夜半箫韶鸣。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幽谷中结庐而居的生活场景,以及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开篇“结庐幽谷中,老树高连云”描绘了隐士居住环境的清幽与古老,老树直插云霄,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青山固佳客,不可无此君”表达了对青山的深厚情感,将山比作佳客,强调了自然之于隐士的重要性。
“移植当前轩,气槩终出群”描述了隐士在居所旁种植竹子的情景,竹子不仅美化了环境,也象征着隐士高洁的品格和超凡脱俗的气概。“胡床坐月夕,世事从紏纷”则展现了隐士在月光下静坐,远离世俗纷扰的生活状态,体现了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最后,“凤鸟日将至,起舞歌重轮”预示着未来将有吉祥之兆,隐士以舞蹈和歌唱迎接这一时刻的到来,充满了乐观与期待。“天风万里来,夜半箫韶鸣”则以天风和箫韶的比喻,描绘了自然界和谐美妙的声音,进一步渲染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以及其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吾祖方平至君家,丝麟谈笑酌流霞。
麻姑约时在是坐,痒处思得姑爪爬。
我今与君岂其裔,弹指又经千百岁。
文采风流今尚存,仙风道骨知谁继。
今宵月明明更多,有客无酒月如何。
唇乾吻噪甚背痒,安得玉壶泻金波。
白玉楼台月如书,屋贮阿娇车载酒。
元君再会偿可期,我当起舞为君寿。
阙下唐时裔,城西戴老堂。
熊丸甘子嗜,鸡馔饱亲尝。
至行薰吾里,精心契彼苍。
定知家庆远,兰桂胜流芳。
环堵陈图史,高堂奉旨甘。
桂枝和月种,萱草斗春酣。
玉帝垣居北,老昨一周南。
重哉忠教责,硬作脊梁檐。
情好相投岁月深,那堪天外话离襟。
京华浊暑邻三伏,荆水清风直万金。
鸿雁稻粱聊老计,蛟龙云雨有初心。
三年名遂荣归去,椿桂堂前候好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