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辛苦校虫鱼,晚岁雕虫耻壮夫。
自是诸生犹习气,果然紫诏尽驱除。
酒间李贺皆投笔,地下班扬亦引车。
唯有少陵顽钝叟,静中吟撚白髭须。
少年辛苦校虫鱼,晚岁雕虫耻壮夫。
自是诸生犹习气,果然紫诏尽驱除。
酒间李贺皆投笔,地下班扬亦引车。
唯有少陵顽钝叟,静中吟撚白髭须。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舜民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科举考试的辛酸体验和对未来学术生涯的自信与期望。诗中通过少年时期的刻苦学习与晚年时的雕虫(即精细刻画文字)之间的对比,展示了诗人从年轻时的刻苦攻读到成熟后的自我肯定。
“少年辛苦校虫鱼”一句,以虫鱼比喻古代学子在经典文献上的钻研和背诵,体现出少年时期的艰难与付出。接下来的“晚岁雕虫耻壮夫”则描绘了成年后的诗人,对于曾经辛苦学习的回忆充满自豪。
“自是诸生犹习气,果然紫诏尽驱除”表明诗人认为自己与其他学者一样,在不断地修炼和磨砺自己的学问,最终通过科举考试取得了成功,获得了官方的认可(紫诏)。
“酒间李贺皆投笔,地下班扬亦引车”这两句通过对唐代诗人李贺和南朝文学家班昭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在文学创作上的自信与追求。他们即使是在饮酒之际也能挥毫泼墨,或者是面对地下文字时也能够引领时代潮流。
最后,“唯有少陵顽钝叟,静中吟撚白髭须”则以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别称“少陵”自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安静的环境中,以悠长的韵味吟咏诗句,宛若老者拨弄着自己的白发,透露出一份超然与淡定。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学术生涯的回顾和展望,展示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与执着,以及对于未来学术成就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