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示长儿存心》
《示长儿存心》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我家歙山下,不满五顷田。

捐弃已过半,岂不为子钱。

兵甲跨江海,喧豗踰十年。

零落殆万卷,荒凉馀数椽。

借使尽售之,事亦关诸天。

平生鄙货殖,黄金散如烟。

孰知两鬓雪,枯肠几不饘。

无忧恐难老,故遣百虑煎。

乐者未必寿,死返在我先。

属有客语我,法当营冢阡。

儿曹勿过计,葬穴自有缘。

只鸡可以祭,故絮亦足缠。

但戒效俚俗,佛事徒喧阗。

文公有家礼,夙已书诸篇。

父贫至累子,能不心恻然。

揣量内无愧,视世差独贤。

囊中了无物,积稿诗三千。

讵敢望放翁,至有万首传。

严陵所寓屋,稍已割东偏。

邻翁觅菜地,更当乞西壖。

今我欲裹粮,一汎涛江船。

永谢麟阁梦,宁垂鼋鼎涎。

故人傥相济,匪伊归棹旋。

紫阳政自佳,携汝追群仙。

(0)
注释
歙山:歙县的山。
五顷:五亩土地。
子钱:子孙的财产。
兵甲:兵器铠甲。
喧豗:喧闹声。
殆:几乎。
数椽:几根屋梁。
诸天:上天。
鄙货殖:鄙视财富积累。
黄金散如烟:比喻黄金散失迅速。
枯肠:饥饿的肠胃。
饘:稠粥。
百虑:各种忧虑。
冢阡:墓地。
俚俗:民间习俗。
文公:指某位有记载的古人。
书诸篇:写在文章中。
累子:拖累孩子。
独贤:超脱于世的贤者。
稿:稿件。
三千:约数。
万首传:流传万首诗。
严陵:历史人物严光。
割东偏:划分出东边部分。
西壖:西边的河岸或田地。
裹粮:携带粮食。
涛江船:江上的小船。
麟阁:古代宫殿名,这里指仕途。
鼋鼎:古代祭祀用器。
相济:帮助。
匪伊:非因。
紫阳:地名,可能指道教圣地。
群仙:众多神仙。
翻译
我家在歙山脚下,不足五顷田地。
田产已失去一半,难道不是为了子孙钱。
战争连年,江海动荡,喧嚣持续十多年。
书籍散落殆尽,只剩几根残梁。
即使全部出售,命运也由天决定。
我生平看不起财富积累,黄金散去如轻烟。
谁料双鬓已白,饥饿的肠胃难以饱餐。
忧虑使我难老,百般思绪煎熬。
快乐未必长命,死亡反而先到。
有友人告诉我,按理应营造墓地。
孩子们不必过分担忧,葬身之处自有定数。
一只鸡足以祭祀,旧布也可包裹尸身。
但要避免效仿庸俗,佛事仪式徒增纷扰。
文公家有丧葬礼仪,早已有详细记载。
父亲贫穷到拖累子女,怎能不心生悲痛。
内心无愧,看待世人略显超脱。
囊中空空,仅剩三千篇诗稿。
不敢奢望像陆游那样留下万首诗篇。
严陵曾居住的屋子,我已稍微划分出东边部分。
邻居寻找菜地,我可能还得向西边请求。
如今我准备携带干粮,乘船渡江。
永远告别朝堂之梦,不再向往权贵的荣华。
如果朋友能相助,我并非急于归航。
紫阳政事美好,我将带你追寻仙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名为《示长儿存心》。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家道、学问和个人品德的重视,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坚守与选择。

开篇“我家歙山下,不满五顷田。”直接描绘出诗人的家庭背景,山下的田地虽不丰厚,但充分展现了家风的清贫。紧接着,“捐弃已过半,岂不为子钱。”表明诗人对教育和学问的重视,即使生活困难,也要牺牲物质享受以供孩子读书。

“兵甲跨江海,喧豗踰十年。”则是对动荡不安时代背景的描写,战争和战乱带来的破坏,使得诗人感慨万分。接着,“零落殆万卷,荒凉馀数椽。”反映了书籍遭受战乱破坏的景象,书籍成堆却无人问津,屋宇荒凉,只剩下几根残柱。

“借使尽售之,事亦关诸天。”诗人表达了即便把所有东西卖掉,也是为了更高远的事情。接着,“平生鄙货殖,黄金散如烟。”则描绘出诗人一生的财富观,不以积累金钱为荣,而是将财富用于帮助他人。

“孰知两鬓雪,枯肠几不饘。”表达了对年龄增长、头发变白的感慨,以及内心的忧虑和不安。紧接着,“无忧恐难老,故遣百虑煎。”则是诗人面对老龄所做出的抉择,为了减轻后代的负担而努力。

“乐者未必寿,死返在我先。”此句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即使快乐也不可贪图长生,死亡总会到来。下文,“属有客语我,法当营冢阡。”则是对葬身之地的考虑,以及对后事的安排。

“儿曹勿过计,葬穴自有缘。”表达了诗人对子孙的期望和教诲,不要过度计算,只需顺其自然。接着,“只鸡可以祭,故絮亦足缠。”则是对简单生活的赞美,即使只有鸡也能供作祭品,布匹虽少也足以使用。

“但戒效俚俗,佛事徒喧阗。”诗人提醒后代不要盲目追随世俗,也不应沉迷于佛教仪式中,而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紧接着,“文公有家礼,夙已书诸篇。”表明诗人家庭中有自己的规矩,这些规矩早已被记录下来。

“父贫至累子,能不心恻然。”这句透露出诗人对父亲困难境况的同情和理解。下文,“揣量内无愧,视世差独贤。”则是诗人的自我评价,没有内心的歉仄,对外界的看法持有自己的标准。

“囊中了无物,积稿诗三千。”表达出诗人虽然贫穷,但思想和文学创作却非常丰富。紧接着,“讵敢望放翁,至有万首传。”则是对未来文学成就的期待,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流传后世。

“严陵所寓屋,稍已割东偏。”诗人提及了自己居住的地方,以及对土地的分配情况。下文,“邻翁觅菜地,更当乞西壖。”则是表达了对邻里之间相互帮助的愿望。

“今我欲裹粮,一汎涛江船。”诗人表达了想要收集粮食,准备远行的心情。紧接着,“永谢麟阁梦,宁垂鼋鼎涎。”则是对过去荣华生活的告别,以及对未来简单生活的向往。

最后,“故人傥相济,匪伊归棹旋。”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怀念和对团聚的渴望。紧接着,“紫阳政自佳,携汝追群仙。”则是希望能够与家人一同追求高尚的生活理想,与古代圣贤相仿。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品德和学问修养,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生活困境。通过对家庭、教育、财富、死亡等主题的深刻抒写,诗人传达了坚守家风、重视学问,以及面对现实困难时保持高尚品格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次韵仲甄见贻

向来出处有心期,未厌云霄戢翼飞。

留滞兼旬空怅望,逡巡半路偶同归。

却欣夜语仍连榻,尚忆朝回日典衣。

里闬齐年班又接,世间如我与君希。

(0)

送郑雪屋归里

征衣点落红,君去与春同。

贫到归时见,吟多醉后工。

不应冠尚鹖,自许气如虹。

急著看山眼,飞帆吸快风。

(0)

郊居五首·其一

牛羊归近篱,鸟雀喧前林。

天旷白露下,皓月吐东岑。

呼儿掩柴门,孤灯茅屋深。

欲寐问故裘,中夜霜气侵。

(0)

牧童曲

牧童喜晴卧溪曲,群牛互斗残我竹。

惊起旁行不肯来,闻呼却走如生鹿。

园夫奋詈辱其翁,老翁操箠自驱逐。

牛奔冲狂乱坏篱,补篱更剪溪边木。

(0)

和林次中秘阁题五龙庙

头角蟠潜岁月沉,腥风不散古祠深。

曾闻惊电开岩壁,常见屯云宿殿阴。

苍蜴吐冰藏暗穴,彩虹收雨出长林。

荒碑磨灭无遗事,犹冠龟跗压翠岑。

(0)

托人求田

绿绕随城潏水流,百年那免问菟裘。

泉甘易汲能蠲疾,土沃翻耕每报秋。

欲托高人论地券,共期他日老渔舟。

归身未到心先到,得此馀无一事求。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