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林次中秘阁题五龙庙》
《和林次中秘阁题五龙庙》全文
宋 / 李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头角蟠潜岁月沉,腥风不散古祠深。

曾闻惊电开岩壁,常见屯云宿殿阴。

苍蜴吐冰藏暗穴,彩虹收雨出长林。

荒碑磨灭无遗事,犹冠龟跗压翠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ínzhōnglóngmiào
sòng /

tóujiǎopánqiánsuìyuèchénxīngfēngsànshēn

céngwénjīngdiànkāiyánchángjiàntúnyún宿殿diànyīn

cāngbīngcángànxuécǎihóngshōuchūchánglín

huāngbēimièshìyóuguānguīcuìcén

注释
头角:比喻人的才华或锐气。
腥风:形容带有腥气的风,可能指战争或不祥之气。
古祠:古老的祠堂,可能指祭祀或纪念场所。
岩壁:坚硬的岩石表面。
屯云:密集的云层。
殿阴:殿宇的阴暗处。
苍蜴:一种爬行动物。
暗穴:隐蔽的洞穴。
荒碑:废弃的石碑。
龟跗:龟形的碑座。
翠岑:翠绿的山峰。
翻译
少年锐气隐藏在时光深处,腥风笼罩着古老的祠堂。
曾经听说惊雷轰开岩壁,常见乌云聚集在殿宇阴暗处。
青色蜥蜴吐出寒冰藏于暗洞,彩虹在长林中收起雨水。
荒废的石碑磨损,已无往事可寻,唯有龟形碑座依旧压在翠绿山峰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古老神秘的庙宇景象。"头角蟠潜岁月沉,腥风不散古祠深"从头两句可以感受到时间的沉淀和空间的幽深,"头角"指的是建筑物顶部的装饰部分,而"蟠潜"则形容这些装饰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被覆盖。这两句生动地表达了古祠的历史悠久与神秘气氛。

接着,"曾闻惊电开岩壁,常见屯云宿殿阴"两句则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出这座庙宇所处环境的壮丽与神奇。"惊电"和"屯云"都是大自然力量的展现,它们或许曾经改变了岩壁的面貌,或是常常在殿堂上空盘旋。

第三、四句"苍蜴吐冰藏暗穴,彩虹收雨出长林"则是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苍蜴"即青蛙,它们在古庙中吐息着寒气,隐身于幽深之处,而"彩虹"则是在雨后出现,将自己藏匿于长林之中。这两句诗通过对小动物和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而又神秘莫测的世界。

最后,"荒碑磨灭无遗事,犹冠龟跗压翠岑"两句则是对历史记忆与自然力量相互作用的写照。"荒碑"即古老的石碑,它们因年华的流逝而变得模糊不清,所记录的历史事件也随之消失。而"龟跗"(即龟背)形容的是巨石的形状,这些自然形成的石头却仍旧稳固地压在翠绿的山岭之上。

整首诗通过对古祠、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历史沉淀与自然神秘色彩的空间。

作者介绍

李复
朝代:元

猜你喜欢

秋兴

宋玉天南客,秋来愁自深。

清霜数行雁,明月万家砧。

(0)

怀友

驿路连云暗,溪朝带月浑。

美人不可见,此夜欲销魂。

(0)

和复李献吉怀韵

暂出边关道,亲交念别群。

新芜炎雨长,远树夕阳分。

路险平连塞,屯閒乱点云。

无眠山馆夜,惆怅正思君。

(0)

送许给事中启衷使交趾二首·其二

邈矣南荒地,于今过使君。

蛮王拜帝敕,草木识人文。

日月舆图外,应歌铜柱勋。

(0)

颍江归自南昌

愁君远道迷风雨,邂逅忽随风雨归。

应为高堂念行李,却从渔父借蓑衣。

昆虫岁晚闭关早,鸿雁江寒接羽稀。

天地悭贤于子极,且须时命向荆扉。

(0)

四皓图歌

征夫血染长城地,诸生魄落咸阳市。

博浪沙中客漫惊,商颜山下人先避。

沐猴授首乌江底,汗马论功未央里。

上皇生儿与仲多,戚姬有子真如意。

鼎足摇摇谁与扶,吃口期期亦是愚。

赤松黄石有仙诀,具书奉币奔山嵎。

冥鸿徒侣云间落,野鸡母子宫中跃。

汉庭罗网竟何为,商山芝草仍堪嚼。

芝草几茎经几春,商山此日无此人。

楸枰散乱随流水,松桂萧条空白云。

高车驷马忧方大,龙湫虎穴人争坐。

立志不从东海游,甘心况受西山饿。

千古閒情笑我痴,四翁不见使人思。

聊对画图歌一曲,疑闻风雨下长陂。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