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架牙签胜石渠,芸香百合辟蟫鱼。
一瓻拟就先生借,补读生平未见书。
插架牙签胜石渠,芸香百合辟蟫鱼。
一瓻拟就先生借,补读生平未见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书籍的热爱与追求。首句“插架牙签胜石渠”,以“牙签”比喻书籍,形象地表达了书籍排列整齐、珍贵如宝石般的景象,与古代石渠藏书的盛况相媲美,流露出对书籍的珍视之情。次句“芸香百合辟蟫鱼”,运用了“芸香”和“百合”的香气来驱除蠹虫,象征着书籍的保护与维护,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与对书籍的精心照料。后两句“一瓻拟就先生借,补读生平未见书”,表达了诗人想要向某位先生借阅书籍的愿望,目的是为了补充阅读自己尚未见到的书籍,体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书籍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知识的不懈追求。
久无归田人,今喜子去禄。
移家汉水滨,日见汉水绿。
川鳞可为饔,山毛可为蔌。
竟岁厌往还,行堤乐风俗。
青巾艑上郎,漆鬓颜如玉。
倚樯临落照,独唱江南曲。
听若在江南,欢然自为足。
我心虽有羡,未遂平生欲。
更期毕婚嫁,方可事岩麓。
买山须买泉,种树须种竹。
泉以濯吾缨,竹以慕贤躅。
此志应不忘,他时同隐录。
旧果岂非好,截树接新枝。
欲变明年花,曾不根本移。
屈彼自然性,曰兹山木卑。
子才实艳富,久为人所推。
固当升高科,我送作此诗。
春风东来几万里,相送入关如有情。
灞陵原边柳条暗,咸阳桥畔桃花明。
自古恨别此两处,十千美酒琉璃倾。
日落未落车马动,子规滴血壮士惊。
行哉使君负胆气,蜀道虽险心常轻。
是时门前大桐树,烂漫紫萼啼流莺。
弟兄同怀不可见,应亦梦觉嗟远程。
太白山前一尺雨,桑下问蚕田问耕。
郡城夜开百姓喜,喜从迢递壶浆迎。
蜀山难于上青天,闻之李白为旧传。
蜀客往返曾又然,奇峰又与三峡连。
巫阳神女暮为雨,飞入楚台王梦旃。
相如杨雄不道此,宋玉景差其赋偏。
西州才子邯郸守,怀章往代尚踰年。
家住岷峨多北宦,乘闲因借下江船。
未浮洞庭沅湘去,还探禹穴希马迁。
春申楼观已不见,子胥怒涛犹满川。
钱塘太守同乡里,一见君来颜已喜。
甘馔香脆与君游,诗贮箧囊携不起。
浣沙溪头西子家,自寻锦石菖蒲花。
扫归成都与士誇,君平曾已悟星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