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金门·其二道山亭饯张椿老赴行在》
《谒金门·其二道山亭饯张椿老赴行在》全文
宋 / 张元干   形式: 词  词牌: 谒金门

风露底。石上岸巾愁起。月到房心天似水。

乱峰清影里。此去登瀛须记。今夕道山同醉。

春殿明年人共指。玉皇香案吏。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元干所作,名为《谒金门(其二)道山亭饯张椿老赴行在》。从鉴赏角度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朋友离别之情和对未来相聚之盼的诗篇。

开头“风露底。石上岸巾愁起。”两句,描绘了秋夜清冷的景象,其中“风露”二字生动地勾勒出一个凉爽而湿润的夜晚环境,而“石上岸巾愁起”则表达了诗人在此静谧的自然界中产生的忧思之情。

接着,“月到房心天似水。乱峰清影里。”两句,继续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境。“月到房心”描绘了明亮的月光如同流动的水一般温柔地照进室内,而“天似水”则是在比喻天空之清澈,似乎也在述说诗人内心世界的平静与深远。紧接着,“乱峰清影里”一句,则是诗人观察到山峰的轮廓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清晰,这不仅描绘了景象,也暗示着诗人对未来之路虽有波折,但心中仍持有一份清明与坚定。

“此去登瀛须记。 今夕道山同醉。”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离别的纪念,以及希望与友人今晚在道山共度美好时光、共同醉酒以寄托离愁的情感。

最后,“春殿明年人共指。玉皇香案吏。”两句,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憧憬。在这里,“春殿”象征着来年的重逢,而“明年人共指”则是在表达人们对于未来的美好预期。而“玉皇香案吏”,则是一种超脱世俗的想象,似乎诗人希望在未来能够与朋友一起,在一个清净高远的地方,如同神仙一般地生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于未来的美好期待。

作者介绍
张元干

张元干
朝代:宋   字:仲宗   号:芦川居士   籍贯:真隐山   生辰:1091年—约1161年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猜你喜欢

同明卿惟敬过约卿宅得朝字时除前一夕

坐期官烛尽,且以永今宵。

纵酒惟吾辈,狂歌有圣朝。

胜传金缕蝶,颂倚玉盘椒。

城角风前断,空闻枥马骄。

(0)

岁晏旅中寄故园诸子十二首·其十二梁仲登

苦忆江楼别,北来音信疏。

曾投章甫去,几卜杜陵居。

岭峤仍烽火,朝廷问捷书。

不知溪上客,入幕策何如。

(0)

姚元白黎惟敬张羽王见过小酌得孤字

燕市浮沉日,将谁向酒垆。

自难期贵客,君肯问潜夫。

白眼千人废,黄金一醉无。

却看星斗上,剑气不曾孤。

(0)

黎惟敬初度曾缮部有作即席索和

市隐扬云宅,风流贺监年。

清歌停座上,紫气落尊前。

词赋谁争长,婵娟却自怜。

金门沉陆久,那识是神仙。

(0)

宿寿公禅房

王泉初解辔,松院揖方袍。

地远祇林静,天空禅月高。

楼真知道在,息影觉心劳。

且伴山僧宿,西湖听夜涛。

(0)

西苑十二首·其八芭蕉园

谁道神山远,依然玄圃通。

琼瑶无隙地,苜蓿满离宫。

吹绿晴湖曲,飞霞小殿东。

史臣焚草后,蓂历万年同。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