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虎蓝田著短衣,老来未悟出山非。
封侯校尉何嫌妄,失道将军竟不飞。
对簿能堪长史责,摧锋曾突左贤围。
一刀断送胡沙外,才气无双是祸机。
射虎蓝田著短衣,老来未悟出山非。
封侯校尉何嫌妄,失道将军竟不飞。
对簿能堪长史责,摧锋曾突左贤围。
一刀断送胡沙外,才气无双是祸机。
这首诗以李广这位汉代名将为题材,通过描绘他的事迹,展现了他勇猛与悲剧的一生。首句“射虎蓝田著短衣”形象地刻画了李广年轻时在蓝田打猎的场景,穿着简朴,勇猛无畏。然而,“老来未悟出山非”则暗示了他晚年对于仕途变迁的反思,意识到出仕并非初衷。
接下来两句“封侯校尉何嫌妄,失道将军竟不飞”,表达了对李广未能封侯的惋惜,同时也揭示了他的忠诚和原则,即使被误解也不轻易改变。这里的“失道将军”暗指他在抗击匈奴时的决策失误,而“竟不飞”则形容他坚守节操,不愿违背道义。
“对簿能堪长史责,摧锋曾突左贤围”描述了李广面对审讯时的坚韧,以及他在战场上的英勇,曾经突破左贤王的包围,显示出他的智勇双全。
最后,“一刀断送胡沙外,才气无双是祸机”总结了李广的功绩和命运,他在边疆战场上以一刀之威消灭敌人,但出众的才气也成为了他悲剧的根源,暗示了英雄的无奈和命运的残酷。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扬了李广的武勇和忠诚,同时也揭示了他的人生波折,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和悲剧色彩。
白发衰翁岁已老,惜花有心犹起早。
无事晓窗但高眠,闭关苔青门不扫。
和靖风流屋后梅,濂溪气味窗前草。
近与邹轲同窠臼,亦欲集义以养浩。
不解吟诗著书册,自爱严君平一个。
无复求仙事老聃,宁更寻禅参达磨。
皇天见怜尚不死,牵率时贤持酒贺。
不才自当明主弃,非敢椟玉为怀宝。
致君尧舜须公等,山中槁夫勿多道。
朱减颜逾皱,霜添鬓却新。
文章应舍我,富贵不如人。
照破生前物,思穷死后神。
谓宜休仕汉,何必只逃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