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减颜逾皱,霜添鬓却新。
文章应舍我,富贵不如人。
照破生前物,思穷死后神。
谓宜休仕汉,何必只逃秦。
朱减颜逾皱,霜添鬓却新。
文章应舍我,富贵不如人。
照破生前物,思穷死后神。
谓宜休仕汉,何必只逃秦。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汪莘的作品,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个人容颜和发饰的形象描写,表达了对外界荣华富贵的淡然态度。
"朱减颜逾皱,霜添鬓却新":这两句用鲜明的意象展示了时间流逝给人生带来的变化。朱粉减退,面容增加了皱纹,而头发在霜雪中显得更加乌黑,这是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一种形象描写。
"文章应舍我,富贵不如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文章成就可以抛弃,但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却不可替代。这是一种超脱物质追求、重视精神生活的心态。
"照破生前物,思穷死后神":这里,“照破”指的是对过往事物的回顾,而“思穷”则是对生命尽头后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探索。
"谓宜休仕汉,何必只逃秦":最后两句,诗人建议自己应该放下官场的争斗,就像古代士人不愿效仿秦朝的苛政一样。这是对个人生活选择的一种主张,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事的看法。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扶风有健令,战死略阳城。
略阳岂无令,城破俨冠缨。
飞章报主帅,尽掩张巡名。
天监日月昭,狐兔可逃刑。下诏赠官爵,推恩及孤?。
忠愤一以雪,义声若雷霆。
回看略阳子,澌灭无留形。
生世岂不死,所贵死有称。
漠北拜苏武,陇西惭李陵。
我歌扶风令,永激晋代英。
乌府初持宪,彤庭首抗章。
重渊思取日,三伏遽飞霜。
结舌人何挤,捐躯独可伤。
凭谁司国是,空自沮台纲。
北极枢旋正,前星色再扬。
褒忠光隧室,诛佞榜朝堂。
未觉英魂散,偏怜庆泽长。
宸衷矜寡妇,恩典及诸郎。
愧我生虽后,书公传最详。
正观毛发耸,昌诵齿牙香。
漫尔编芸帙,无由奠桂浆。
青松碑石古,白草墓台荒。
肖像千金在,怀人一鉴亡。
感时歌楚些,清泪欲浪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