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府初持宪,彤庭首抗章。
重渊思取日,三伏遽飞霜。
结舌人何挤,捐躯独可伤。
凭谁司国是,空自沮台纲。
北极枢旋正,前星色再扬。
褒忠光隧室,诛佞榜朝堂。
未觉英魂散,偏怜庆泽长。
宸衷矜寡妇,恩典及诸郎。
愧我生虽后,书公传最详。
正观毛发耸,昌诵齿牙香。
漫尔编芸帙,无由奠桂浆。
青松碑石古,白草墓台荒。
肖像千金在,怀人一鉴亡。
感时歌楚些,清泪欲浪浪。
乌府初持宪,彤庭首抗章。
重渊思取日,三伏遽飞霜。
结舌人何挤,捐躯独可伤。
凭谁司国是,空自沮台纲。
北极枢旋正,前星色再扬。
褒忠光隧室,诛佞榜朝堂。
未觉英魂散,偏怜庆泽长。
宸衷矜寡妇,恩典及诸郎。
愧我生虽后,书公传最详。
正观毛发耸,昌诵齿牙香。
漫尔编芸帙,无由奠桂浆。
青松碑石古,白草墓台荒。
肖像千金在,怀人一鉴亡。
感时歌楚些,清泪欲浪浪。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故侍御安城钟公哀挽》是一首悼念已故侍御钟公的挽诗。诗人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钟公生前的忠诚与刚直,以及他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首联“乌府初持宪,彤庭首抗章”赞美他初入仕途即担任要职,敢于直言进谏;“重渊思取日,三伏遽飞霜”则寓言其智慧如深渊,严冬般疾风骤雨般的反腐决心。
中间部分表达了对钟公被排挤和牺牲的痛惜,“结舌人何挤,捐躯独可伤”,同时也感慨无人能主持公正,国家法制受到损害。“北极枢旋正,前星色再扬”象征着尽管钟公去世,他的精神犹在,正义之光照亮朝廷。
下文继续颂扬钟公的忠诚和美德,以及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远影响。诗人遗憾自己未能早生,得以详细记录钟公的事迹,并表示对钟公的敬仰和哀思。“正观毛发耸,昌诵齿牙香”形容读其事迹令人振奋,而今只能在书籍中追忆。
尾联“青松碑石古,白草墓台荒”描绘了墓地的荒凉,反映出对逝者的怀念。最后,诗人借楚辞表达对钟公的深深哀悼,泪水涟涟,情感真挚动人。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是对一位忠臣的深情缅怀。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出门行路难,富贵安可期。
淮阴不免恶少辱,阮生亦作穷途悲。
颠倒英雄古来有,封侯却属屠沽儿。
长安车马随轻肥,青云宾从纷交驰。
白眼向人多意气,宰牛烹羊如折葵。
宴乐宁知白日短,时时醉拥双蛾眉。
扬雄闭门空读书,门前碧草春离离。
不如拂衣且归去,世上浮名徒尔为。
知疑奸叟谤,闲与情人话。
犹是别时灯,不眠同此夜。
寒灯扬晓焰,重屋惊春雨。
应想远行人,路逢泥泞阻。
灯光照虚屋,雨影悬空壁。
一向檐下声,远来愁处滴。
楚僧话寂灭,俗虑比虚空。
赖有残灯喻,相传昏暗中。
雨声乱灯影,明灭在空阶。
并枉五言赠,知同万里怀。
百年浑是客,白发总盈颠。
佛国三秋别,云台五色连。
朝盘香积饭,夜瓮落花泉。
遥忆谈玄地,月高人未眠。
禅心如落叶,不逐晓风颠。
猊坐翻萧瑟,皋比喜接连。
芙蓉开紫雾,湘玉映清泉。
白昼谈经罢,闲从石上眠。
德士名难避,风流学济颠。
礼罗加璧至,荐鹗与云连。
尘世休飞锡,松林且枕泉。
近闻离讲席,听雨半山眠。
湘流分曲浦,缭绕古城东。
岸转千家合,林开一镜空。
人生无事少,心赏几回同。
且复忘羁束,悠悠落照中。
回环路不尽,历览意弥新。
古木畲田火,澄江荡桨人。
缓歌寻极浦,一醉送残春。
莫恨长沙远,他年忆此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