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双户间,行人出门阑。
出门一何易,入门一何难。
君今行远地,妾欲致微意。
燕赵尚豪侠,杀人为意气。
邹鲁多儒生,彬彬守经义。临歧不惑,古称为明。
送子远游,听我《鸡鸣》。
鸡鸣双户间,行人出门阑。
出门一何易,入门一何难。
君今行远地,妾欲致微意。
燕赵尚豪侠,杀人为意气。
邹鲁多儒生,彬彬守经义。临歧不惑,古称为明。
送子远游,听我《鸡鸣》。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凯所作的《鸡鸣》,以鸡鸣起兴,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首句“鸡鸣双户间”以清晨的鸡鸣声唤醒了清晨的宁静,暗示着新的一天和离别的开始。接着,“行人出门阑”描绘出主人公即将出门远行的场景,而“出门一何易,入门一何难”则表达了离家出门的轻快与回家的不易,寓言了人生的离合无常。
诗人进一步通过对比,将远行者比作燕赵之地的豪侠,可能面临意气之争,暗示旅途的艰险;同时又提到邹鲁之地多儒生,强调遵循经义的重要性,希望远行者能保持理智,明辨是非。最后,“临歧不惑,古称为明”是对离别者的一种期许,希望他在面对歧路时能做出明智的选择。
整首诗以《鸡鸣》为题,既寓含了对离别的感慨,也寄寓了对远行者的祝福和告诫,语言质朴,情感深沉,体现了袁凯诗歌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