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知山美,入水爱水居。
霏微白云路,彷佛仙人闾。
绿溪掇琼草,石室窥素书。
洞门阴阴苔藓湿,瀑水迸流雪花入。
独行不语亦不旋,虎啼谷响松风急。
入山知山美,入水爱水居。
霏微白云路,彷佛仙人闾。
绿溪掇琼草,石室窥素书。
洞门阴阴苔藓湿,瀑水迸流雪花入。
独行不语亦不旋,虎啼谷响松风急。
这首《白云山行》描绘了作者在白云山中行走时所见的美景与感受,充满了自然的宁静与神秘气息。
首句“入山知山美,入水爱水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欣赏,无论是山还是水,都让人心生欢喜。接着,“霏微白云路,彷佛仙人闾”描绘了一幅云雾缭绕、仿佛通往仙境的道路景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绿溪掇琼草,石室窥素书”进一步展现了山中的自然之美,绿溪旁生长着如玉般的草,石室中或许藏有古老的书籍,暗示着这里不仅有自然景观,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洞门阴阴苔藓湿,瀑水迸流雪花入”则将视线转向山洞与瀑布,洞口被青苔覆盖,显得幽暗而湿润,瀑布飞流直下,溅起的水珠如同雪花一般,既壮观又清新。
最后,“独行不语亦不旋,虎啼谷响松风急”描绘了作者独自在山中行走的情景,四周环境寂静,只有远处的虎啸与山谷间的回声以及急促的松风相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整体而言,《白云山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在自然之中的独特体验和感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山林间的宁静与美好。
古人称宴安,居处必择地。
诸公来河南,有若不期会。
岩岩大司徒,早辞槐鼎贵。
嘉谟纳渊衷,故事留台寺。
构第铜驼坊,开门瀍水次。
居守德爵同,位重官三事。
高轩每过从,纵言谈道艺。
复有乡里贤,夙昔承嘉惠。
崧岭高横空,洛波清见底。
履道追昔游,行厨载芳醴。
燕毛礼所重,安车皆戾止。
年尊二国公,齿序众君子。
愿公寿千秋,慰民瞻具尔。
三载一来朝,当陪天子祀。
青山如壁地如盘,千里耕桑一望宽。
虞帝肇州疆域广,汉家封国册书完。
因循天宝兴戎易,痛惜雍熙出将难。
今日圣朝恢远略,偃兵为义一隅安。
燕閒谁伴泛金焦,注想鸰原望泬寥。
接客后堂聊造适,偃藩临汝正逍遥。
齐名孟季须爰立,一致夷聃异反招。
笔札文章俱第一,风流今不数三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