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之古人言,忠孝非二事。
圭以对魏王,可谓知要义。
所习在为善,此物犹此志。
闻之古人言,忠孝非二事。
圭以对魏王,可谓知要义。
所习在为善,此物犹此志。
这首诗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题养正图六十首(其四十八)崇师问道》。诗中探讨了“忠孝”与“为善”的关系,以及学习的重要性。
首先,“闻之古人言,忠孝非二事。”这句话引用古人的话,强调了忠和孝并非两件独立的事,而是相辅相成的道德准则。忠是对国家或君主的忠诚,孝是对父母的尊敬和顺从。两者都是个人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对社会秩序的尊重和维护。
接着,“圭以对魏王,可谓知要义。”这里通过一个典故来说明,古代的士人用圭(一种礼器)来面对魏王,这不仅是一种礼仪的表现,更体现了他们对于原则和道义的坚守。这个例子进一步强调了在处理人际关系和履行职责时,应遵循正确的道德标准和原则。
最后,“所习在为善,此物犹此志。”这句话总结了全诗的核心思想,即学习的目的在于行善,而这种善行应当成为个人的志向和追求。这里的“此物”和“此志”都指向了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强调了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自我,最终达到内心的平和与社会的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阐述了个人道德修养、社会责任以及学习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忠孝之道,追求善行,并以此作为自己的人生志向。
狂甚诗人,小令长谣,偶亦为之。
或灯红酒畔,填成旧恨,月明楼上,寄与相思。
犀管争拈,蛮笺竞写,珍重群公绝妙词。
焚香坐,将冰弦细谱,可协琴徽。千篇锦烂花霏。
念白雪、由来和者稀。
况毫枯墨涩,臣才已尽,行僵立踬,我数尤奇。
共说当年,吾亲健日,酒溢欢场百韵飞。
今重省,感遗文在笥,泪落封题。
农人农,贾人贾。文人文,武人武。
左贾右农,谁与通功。轩文轾武,谁与禦侮。
瞽师典乐,刖夫司阍。智愚迭役,孰去孰存。
乾坤何磅礴,为蟨为蛩蛩。
周主昌君义,殷士揭臣忠。
山青云霭白,草绿花舒红。
东家圣,老于行,西家愚,没于市。
无用费平章,亦各毕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