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从臾,云意商量,连朝滕六迟疑。
茸帽貂裘,兔园准拟吟诗。
红炉旋添兽炭,办金船、羔酒熔脂。
问剪水,恁工夫犹未,还待何时。
休被梅花争白,好夸奇斗巧,早遍琼枝。
彩索金铃,佳人等塑狮儿。
怕寒绣帏慵起,梦梨云、说与春知。
莫误了,约王猷、船过剡溪。
风声从臾,云意商量,连朝滕六迟疑。
茸帽貂裘,兔园准拟吟诗。
红炉旋添兽炭,办金船、羔酒熔脂。
问剪水,恁工夫犹未,还待何时。
休被梅花争白,好夸奇斗巧,早遍琼枝。
彩索金铃,佳人等塑狮儿。
怕寒绣帏慵起,梦梨云、说与春知。
莫误了,约王猷、船过剡溪。
这首诗名为《声声慢·催雪》,出自宋代词人王沂孙之手。全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冬日里等待雪花降临的静谧画面,同时也流露出词人对时间流逝和美好时光珍惜的复杂情感。
开篇“风声从臾,云意商量”两句,以诗人的细腻感受捕捉了冬日里的微妙气氛。"从臾"指的是风声轻柔而连绵,"云意商量"则形象地表达了云朵间若有深意的交缠。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暗示了一种期待和等待的心境。
紧接着,“连朝滕六迟疑”一句,以“连朝”指时间的流逝,"滕六迟疑"则表现了词人对于雪未至的犹豫与不耐。这里的“滕六”是对雪花纷飞场景的描绘,而这种景象在诗人的笔下显得格外珍贵。
以下几句,“茸帽貂裘,兔园准拟吟诗。红炉旋添兽炭,办金船、羔酒熔脂。”通过对服饰、居所和生活细节的描写,不仅营造出一个富丽温暖的室内环境,也透露出词人在寒冷冬日里寻求舒适与享乐的心情。
“问剪水,恁工夫犹未,还待何时。”这几句则流露出一种对时间的焦虑和急迫。"问剪水"可能是指询问时光的流逝,而"恁工夫犹未"表达了对于雪花未至的不耐,词人似乎在追问这个美好时刻何时才能到来。
“休被梅花争白,好夸奇斗巧,早遍琼枝。”这里,“梅花争白”则是对冬日里梅花独自绽放的一种赞美,而"好夸奇斗巧"和"早遍琼枝"则表达了词人对于艺术创作的热情与追求。
“彩索金铃,佳人等塑狮儿。”这一句通过对精致工艺品的描写,以及对佳人的期待,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期待。
最后,“怕寒绣帏慵起,梦梨云、说与春知。莫误了,约王猷、船过剡溪。”诗人表达了对于寒冷天气的担忧,以及在温暖的室内环境中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期待。"梦梨云"可能是指梦中的美好,而"说与春知"则是在与春天这个季节交流,分享这种美好的心情。而“莫误了”一句,则是在提醒自己不要错过这份美好,"约王猷、船过剡溪"则是对未来行程的憧憬和期待。
整首词通过对冬日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在等待雪花降临时复杂的情感世界。
绕树无依月正高,邺城新泪溅云袍。
几年始得逢秋闰,两度填河莫告劳。
沈宋裁辞矜变律,王杨落笔得良朋。
当时自谓宗师妙,今日惟观对属能。
李杜操持事略齐,三才万象共端倪。
集仙殿与金銮殿,可是苍蝇惑曙鸡。
生儿古有孙征虏,嫁女今无王右军。
借问琴书终一世,何如旗盖仰三分。
代北偏师衔使节,关中裨将建行台。
不妨常日饶轻薄,且喜临戎用草莱。
郭令素心非黩武,韩公本意在和戎。
两都耆旧偏垂泪,临老中原见朔风。
鬼疟朝朝避,春寒夜夜添。
未惊雷破柱,不报水齐檐。
虎箭侵肤毒,鱼钩刺骨铦。
鸟言成谍诉,多是恨彤幨。
户尽悬秦网,家多事越巫。
未曾容獭祭,只是纵猪都。
点对连鳌饵,搜求缚虎符。
贾生兼事鬼,不信有洪炉。
初来小苑中,稍与琐闱通。
远恐芳尘断,轻忧艳雪融。
只知防皓露,不觉逆尖风。
回首双飞燕,乘时入绮栊。
长眉画了绣帘开,碧玉行收白玉台。
为问翠钗钗上凤,不知香颈为谁回。
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
见我佯羞频照影,不知身属冶游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