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访阆州读书岩》
《访阆州读书岩》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从来廊庙出山林,师友相资好弟兄。

料得至今风雨夜,山神犹记读书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访fǎnglángzhōushūyán
sòng / céngbǎi

cóngláilángmiàochūshānlínshīyǒuxiānghǎoxiōng

liàozhìjīnfēngshānshényóushūshēng

翻译
自古以来,有才德的人从山林走出,成为朝廷的栋梁,师长朋友相互支持,如同亲兄弟一般。
想来在那些风雨交加的夜晚,山神仍然记得他们勤奋读书的声音。
注释
从来:自古以来。
廊庙:朝廷。
出山林:走出山林,进入仕途。
师友:师长和朋友。
相资:相互帮助。
好弟兄:亲密的朋友关系。
料得:想来。
至今:到现在。
风雨夜:风雨交加的夜晚。
山神:山中的神灵。
犹记:仍然记得。
读书声:读书的声音。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师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开首即以“从来廊庙出山林”设置境界,让人仿佛进入一片幽静深邃的山林之中,那里不仅有古老的建筑,还有师友共度时光的情景。"师友相资好弟兄"一句,透露出诗人对那段日子的怀念和珍视,这种关系如同手足一般重要。

接着,“料得至今风雨夜”转换了时间与环境,从过去的欢聚到现在的静谧夜晚,那些曾经的记忆仿佛随着风雨声传递至今。"山神犹记读书声"则是诗人的一种美好想象,似乎连自然之神也能感受到他们当年读书时的声音,这声音已成为山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整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岁月的深切怀念,以及他认为即使是大自然也不会忘记那些美好瞬间。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题郡城欧阳氏草堂

桃源或藏朝市间,草堂那厌近江关。

门外马若流星过,壶中人似洞仙閒。

异人曾见陶弘景,词客常交庾子山。

书和药尘香郁郁,席沾花片绣斑斑。

斑斑花逐春风起,爱君词章亦如此。

逸思朝凌葛岫云,清心夕比蛟潭水。

白鹿苍松诗近仙,钜泽名山画为史。

绝俗应同三岛间,结茅何必千岩里。

岩里烟云如满襟,凡情日浅道自深。

不向南山歌白石,何须北斗并黄金。

春天远羡壶尊乐,夜月徒摇旌旆心。

龙唇古琴怀古操,为君一写涧泉音。

(0)

题仿黄子久画

积铁千寻届紫虚,云端鸡犬见村墟。

秋光何处堪消日,流涧声中把道书。

(0)

赠李玉完侍御督学四首·其三

朱陵桃子千年实,楚国连城三献非。

凤翥乍书花自雨,龙睛才点画能飞。

(0)

读寒山子诗漫题十二绝·其十一

举著空宗便道无,如盲说象太模糊。

请君自对秦宫镜,两道眉毛历历孤。

(0)

寿李方城宪幕八十

早岁论交在射宫,閒居欣赏胜情同。

看君玉树风尘外,酌我金罍耄耋中。

粤峤回车官任拙,吴绡泼墨醉能工。

东都九老香山社,逾百遐龄属李翁。

(0)

寿史玉池奉常四首·其三

松子从游似子虚,斯人真觉可安储。

高冈漫说鸣无凤,直道今知史有鱼。

黄发更添耆旧传,黼衣未改诤臣裾。

差怜捉鼻东山日,尚可称诗拟九如。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