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寿史玉池奉常四首·其三》
《寿史玉池奉常四首·其三》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松子从游似子虚,斯人真觉可安储。

高冈漫说鸣无凤,直道今知史有鱼。

黄发更添耆旧传,黼衣未改诤臣裾。

差怜捉鼻东山日,尚可称诗拟九如。

(0)
鉴赏

此诗《寿史玉池奉常四首(其三)》由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以“寿”为主题,表达了对史玉池的崇高敬意与美好祝愿。

首句“松子从游似子虚”,以松子比喻史玉池,暗示其品德高尚,如同仙人子虚一般,不凡脱俗。接着“斯人真觉可安储”,进一步赞美史玉池的德行,认为他足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安定社稷。

“高冈漫说鸣无凤,直道今知史有鱼。”这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对比,将史玉池比作在高山上鸣叫却不见凤凰的鸟,暗指他在官场中坚守正直,虽不被理解,但实则如同真正的贤者。同时,也表达了对史玉池品格的肯定,认为他如同历史中的贤臣一样,即使身处逆境,依然坚持真理。

“黄发更添耆旧传,黼衣未改诤臣裾。”这里通过“黄发”象征年老,强调史玉池不仅年轻时就展现出卓越的才能,年老时更是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他的事迹将被后世传颂。同时,“黼衣”代表官服,而“诤臣”则是直言进谏的官员,此处赞扬史玉池始终保持着谏言者的风范,即使在高位,也不忘为国为民发声。

最后,“差怜捉鼻东山日,尚可称诗拟九如。”“捉鼻东山日”出自《晋书》,形容隐居生活,这里借以表达对史玉池既能退隐又能积极贡献的赞赏。同时,“九如”是古代祝寿的最高赞誉,意味着长寿、健康、富贵等九种美好的祝福。此句表达了对史玉池既能在官场上有所作为,又能在晚年享受生活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史玉池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其个人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也表达了对其长寿、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子夜歌.六首·其一

门外马蹄响,窥帘日瞩欢。

不知欢见否,空遗气若兰。

(0)

门有万里客

门有万里客,风尘何苦颜。

执手前致问,果得心所欢。

含词未及吐,慷慨先长叹。

自离江南土,十载走长安。

复当从此别,故乡何日还。

(0)

捉袅歌四首·其三

鸳鸯美锦人皆羡,暗里机丝哪得见。

上堂日日好会面,谁识归房脉脉怨。

(0)

与东丈并桨南归索余鹪鹩园诗舟次鹅湖萧然无事辄以艰韵成之政得五首言之不次冀略之耳·其一

会心不在远,人境寄幽栖。

夹竹开丛径,穿池灌药畦。

閒行扫石坐,得意剪桐题。

岂但冥鸿理,还看养木鸡。

(0)

次李宗伯韵

火云方峍屼,清赏到林塘。

兴洽原同调,花明亦故乡。

轻阴移野席,远曲度霓裳。

莫厌归来夕,银蟾已吐光。

(0)

罗中实兵宪过枉山斋次韵

一帘苍翠锁江关,千骑遥过水竹间。

纡策顿看清瘴峤,著书空自愧名山。

经年怀抱谈应剧,绝璧登临兴转閒。

坐对飞泉寒喷雪,聊烹新茗未须还。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