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无名川,一湖何滉瀁!
环抱三百里,下窥五十丈。
神武开辟来,亘古无消长。
氿泉日穴出,洑流失归向。
一碧湛空明,万象绝依傍。
昂头只日月,两轮互摩荡。
我来驾一舟,杳茫迷所往。
谓是沧溟游,乘风破巨浪。
何图众山顶,乃泛海荡荡。
关东昔豪杰,割地争霸王。
汤池据此险,漆城莫敢上。
迩来司农官,又作填海想。
凿脉乾此湖,可得千沃壤。
纷纷校得失,尧桀我俱忘。
且作烟波徒,容与打双桨。
举国无名川,一湖何滉瀁!
环抱三百里,下窥五十丈。
神武开辟来,亘古无消长。
氿泉日穴出,洑流失归向。
一碧湛空明,万象绝依傍。
昂头只日月,两轮互摩荡。
我来驾一舟,杳茫迷所往。
谓是沧溟游,乘风破巨浪。
何图众山顶,乃泛海荡荡。
关东昔豪杰,割地争霸王。
汤池据此险,漆城莫敢上。
迩来司农官,又作填海想。
凿脉乾此湖,可得千沃壤。
纷纷校得失,尧桀我俱忘。
且作烟波徒,容与打双桨。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箱根湖上游览时的所见所感,以壮丽的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历史的沉思和对现实的反思。
首句“举国无名川,一湖何滉瀁!”开篇即以夸张的手法,强调箱根湖的壮观,仿佛整个国家都找不到如此宏伟的湖泊。接着,“环抱三百里,下窥五十丈”描绘了湖面的广阔和深度,展现出湖水的浩瀚与深邃。“神武开辟来,亘古无消长”,赞美了湖水自古以来的永恒存在,仿佛是自然界的神迹。
“氿泉日穴出,洑流失归向”描述了湖水的来源与流向,暗示着自然循环的规律性。“一碧湛空明,万象绝依傍”则将湖水比作天空,映照出周围万物的倒影,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氛围。
“昂头只日月,两轮互摩荡”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日月以动态,表现了湖面上日月交替的景象,同时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我来驾一舟,杳茫迷所往”表达了作者在湖中航行时的迷茫与探索精神。
接下来,“谓是沧溟游,乘风破巨浪”描绘了作者想象自己如同在大海中航行,面对风浪的勇敢与自由。“何图众山顶,乃泛海荡荡”则是对现实的反讽,指出即使在高山之巅,也难以逃脱自然法则的约束。
“关东昔豪杰,割地争霸王”提到了历史上的英雄豪杰,他们为了权力与土地而争斗,但最终都化为尘土。“汤池据此险,漆城莫敢上”引用了古代防御工事的例子,强调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迩来司农官,又作填海想”反映了现代人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试图通过改变自然环境来满足人类的需求。“凿脉乾此湖,可得千沃壤”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思考,认为虽然可以得到暂时的利益,但长远来看可能会带来不可逆的后果。
最后,“纷纷校得失,尧桀我俱忘”总结了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无论是古代的英雄还是现代的人类,都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且作烟波徒,容与打双桨”表达了作者希望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平静与自由,不再被世俗的纷扰所束缚。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历史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自由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放莲船,采莲花。星岩东去是侬家。
罗裙绮袖披明霞,拈花弄叶声嗟嗟。
花红叶绿令伊羡,莲叶遮头花映面。
轻桡玉腕橹声柔,叶渚花潭尽游遍。
摇风荡日垂杨阴,鸾歌凤吹行清斟。
良人作客动经岁,几度采莲秋向深。
秋向深,日将暮。少年能几何,光阴每虚度。
藕丝不断为情牵,却问莲心为谁苦。
回瞻紫陌控骅骝,伊家夫婿亦风流。
妾身本是良家子,莫将言语轻相投。
湖边酒家几茅屋,湖上采莲舟陆续。
鸳鸯结匹雁联飞,泪泣红颜眉蹙蹙。
眉蹙蹙,惜别离,采莲欢乐翻成悲。
沥水湖边烟草合,石室岩头云片飞。
去年采莲有谁在,今岁采莲人更稀。
年年岁岁莲花好,岁岁年年人易老。
行人昨日带回书,夫君已发长安道。
长安道,何当还,莲叶莲花换几番。
移船摇橹还家去,手抱银筝那忍弹。
《沥湖采莲曲》【明·梁敏】放莲船,采莲花。星岩东去是侬家。罗裙绮袖披明霞,拈花弄叶声嗟嗟。花红叶绿令伊羡,莲叶遮头花映面。轻桡玉腕橹声柔,叶渚花潭尽游遍。摇风荡日垂杨阴,鸾歌凤吹行清斟。良人作客动经岁,几度采莲秋向深。秋向深,日将暮。少年能几何,光阴每虚度。藕丝不断为情牵,却问莲心为谁苦。回瞻紫陌控骅骝,伊家夫婿亦风流。妾身本是良家子,莫将言语轻相投。湖边酒家几茅屋,湖上采莲舟陆续。鸳鸯结匹雁联飞,泪泣红颜眉蹙蹙。眉蹙蹙,惜别离,采莲欢乐翻成悲。沥水湖边烟草合,石室岩头云片飞。去年采莲有谁在,今岁采莲人更稀。年年岁岁莲花好,岁岁年年人易老。行人昨日带回书,夫君已发长安道。长安道,何当还,莲叶莲花换几番。移船摇橹还家去,手抱银筝那忍弹。
https://shici.929r.com/shici/VNctcvkRt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