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兴济寺作》
《过兴济寺作》全文
明 / 皇甫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璇宫玉宇先皇赐,福地名都淑女乡。

一自经营传内使,至今供奉礼空王。

论恩实冠昭阳里,问水虚疑妫汭傍。

载过倚舟回落日,暝烟行望柏苍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兴济寺的庄严与宁静之美,以及诗人对历史与宗教的深刻感悟。

首联“璇宫玉宇先皇赐,福地名都淑女乡”以华丽的辞藻描绘了兴济寺的神圣与尊贵,它仿佛是皇家的赐予,位于福地名都之中,是淑女的聚集之地,暗示着寺庙的历史悠久和文化地位。

颔联“一自经营传内使,至今供奉礼空王”则讲述了兴济寺的传承与信仰,自古以来,它便由内使管理,至今仍遵循着对空王的供奉礼仪,体现了寺庙在历史长河中的坚守与传承。

颈联“论恩实冠昭阳里,问水虚疑妫汭傍”通过对比昭阳里的恩泽与妫汭旁的水景,表达了对兴济寺独特魅力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寺庙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尾联“载过倚舟回落日,暝烟行望柏苍苍”描绘了诗人经过兴济寺时的情景,夕阳西下,倚舟而过,只见暮烟缭绕,苍苍的柏树映入眼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宗教圣地的深深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兴济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皇甫汸

皇甫汸
朝代:明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猜你喜欢

下第贻友人

身在关西家洞庭,夜寒歌苦烛荧荧。

人心高下月中桂,客思往来波上萍。

马氏识君眉最白,阮公留我眼长青。

花前失意共寥落,莫遣东风吹酒醒。

(0)

行路难

世事浇浮后,艰难向此生。

人心不自足,公道为谁平。

德丧淳风尽,年荒蔓草盈。

堪悲山下路,非祗客中行。

(0)

却赴南邑留别苏台知己

又过梅岭上,岁岁此枝寒。

落日孤舟去,青山万里看。

猿声湘水静,草色洞庭宽。

已料生涯事,唯应把钓竿。

(0)

大水

浔阳郊郭间,大水岁一至。

闾阎半飘荡,城堞多倾坠。

苍茫生海色,渺漫连空翠。

风卷白波翻,日煎红浪沸。

工商彻屋去,牛马登山避。

况当率税时,颇害农桑事。

独有佣舟子,鼓枻生意气。

不知万人灾,自觅锥刀利。

吾无奈尔何,尔非久得志。

九月霜降后,水涸为平地。

(0)

七夕诗

祥光若可求,闺女夜登楼。

月露浩方下,河云凝不流。

铅华潜警曙,机杼暗传秋。

回想敛馀眷,人天俱是愁。

(0)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馀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

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