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岁将除夜,明年预立春。
未能荣及物,但觉老催人。
漏滴时交子,星移月建寅。
屠苏来次第,末后亦沾唇。
今岁将除夜,明年预立春。
未能荣及物,但觉老催人。
漏滴时交子,星移月建寅。
屠苏来次第,末后亦沾唇。
这首诗《除夕立春》由明代诗人董纪所作,巧妙地融合了两个传统节日——除夕与立春,展现了时间流转的自然规律以及岁月对人的影响。
首联“今岁将除夜,明年预立春”点明了诗的主题,即将迎来的除夕之夜与即将到来的立春之日。除夕是辞旧迎新的时刻,而立春则是春天的开始,预示着新的一年即将开始。这两者在同一天出现,颇为罕见,增添了节日的特殊意义。
颔联“未能荣及物,但觉老催人”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虽然未能直接带来万物的繁荣,但时间的流逝却让人深刻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催促着人们逐渐老去。这里既有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也有对生命短暂的感叹。
颈联“漏滴时交子,星移月建寅”描绘了除夕之夜的景象。古人以十二时辰计时,交子时即为新年的开始。同时,星象的变化也标志着时间的更替,月亮从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象征着时间的循环往复。
尾联“屠苏来次第,末后亦沾唇”则提到了古代除夕之夜的传统习俗之一——饮屠苏酒。屠苏酒是一种药酒,据说能驱邪避疫。诗中提到的“次第”和“末后”,既体现了饮屠苏酒的顺序,也暗示了每个人在新年到来之际都应参与这一传统活动,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特色,还蕴含了深邃的人生哲理,表达了对时间、生命、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
故事推三独,兹辰对两闱。
夕鸦共鸣舞,屈草接芳菲。
盛府持清橐,殊章动绣衣。
风连台阁起,霜就简书飞。
凛凛当朝色,行行满路威。
惟当击隼去,复睹落雕归。